发布时间: 2023-05-29
徐英辉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肿瘤科
如果病人在傍晚出现低热情况并不能通过表现诊断为癌症。实际在临床上有诸多考虑:1、感染因素:判断是否合并相应感染性疾病,比如细菌、病毒、真菌感染都可能引起低热表现。临床上鉴别是否感染,可能主要通过抽血化验、血常规、蛋白血沉或者相应感染病原学指标判断。如果病人有阳性指标,主要可能给予相应抗炎、抗感染治疗,多数癌症病人感染的相关症状会得到控制,发热会得到改善,这并不是癌症;2、结核因素:其他一些问题,比如合并结合感染,这种情况可能出现低热、盗汗等表现。临床上一方面询问病人是否有结核病史与结核接触史,另一方面可能结合影像学判断,一旦发现结核这问题要给予相关抗结核治从而使症状得到控制;3、癌症因素:癌症本身可能引起低热,尤其体内肿瘤负荷较大,因为肿瘤本身是内生性致热源,会向外周血释放炎性介质引起相应低热情况。其发热一般以37-38℃度为主,可能午后或傍晚低热,每天呈现规律性1-2次发热情况,但是要诊断要结合CT以及病理学诊断,才能做出更为客观、准确判断。
78014播放1687950071
39278播放1685327053
24027播放1676565337
50372播放1704679000
73413播放1684468532
63651播放1679278703
32896播放1686986191
59210播放1697883376
32695播放1681881709
68496播放1683683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