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6-26
李兵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并不是每次输液都要输氯化钠,常见于以下原因:1、药物需经过稀释后输入体内,常用的溶媒为氯化钠,也包括葡萄糖。但若病人合并糖尿病,无法使用葡萄糖的患者,大部分用氯化钠进行稀释。若患有心衰不能用氯化钠,需用葡萄糖氯化钠进行稀释,因此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疾病,溶酶不同。某些药物也会用不同的溶酶,如抗菌药物、抗生素,使用氯化钠作为溶媒较为合适,用葡萄糖可能会减弱抗生素的抗菌活性。部分药物可能仅可用葡萄糖,如保肝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用葡萄糖作溶酶;2、需要补充液体的患者,如长时间无法进食或者因疾病或手术无法进食,需补充液体,液体通常选用氯化钠。因为正常人对盐的摄入每天为4-6g,因此可能选择氯化钠进行补液。
78182播放1692372136
13635播放1678483302
19399播放1693540387
34830播放1691819150
53547播放1682480714
54800播放1679280631
68805播放1678959622
53676播放1685591078
36777播放1703642690
32059播放1673777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