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4-06
李涛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胆结晶即胆囊结晶,全称是胆囊胆固醇结晶,一般在做腹部彩超扫查胆囊的时候会被发现,时间长了胆囊胆固醇结晶可能会产生胆结石胆囊里面装的是胆汁,胆汁的主要成分有胆固醇、胆酸、磷脂等。胆固醇在胆囊里面不溶于水,需要靠胆酸的帮助,才能在胆汁里面溶解,如果胆汁里面的胆固醇相对过多,或者胆酸相对不足,那么在这个时候有可能会变成一些结晶,过饱和的结晶析出,就会形成胆囊胆固醇结晶。还有一个原因是胆囊功能不好。如果胆固醇过多,或胆酸相对不足,再加上胆囊的功能不好,浓缩和储存胆汁的功能减退,这种情况会更容易出现胆囊胆固醇结晶。要促进胆固醇结晶的溶解,目前有效药物为胆酸类药物,最常用的是熊去氧胆酸,一般至少要吃3-6个月,才有可能促进胆固醇结晶溶解。
23702播放1679299533
36915播放1683799887
94479播放1680494074
20723播放1693238342
92606播放1681526630
70231播放1679910298
39861播放1695530720
53317播放1689879895
95320播放1681723214
31550播放16940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