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发表于10月2日《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显示,乳腺癌术中较为保守地清扫淋巴结对患者的伤害更小,且效果往往可与根治术相媲美。
目前,治疗指南建议进行彻底的腋窝淋巴结清扫:若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显示阳性,将被切除所有的20-30颗淋巴结。前哨淋巴结通常是原发肿瘤转移时所累及的第一个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表明肿瘤已经转移并且可以评估肿瘤的分级。腋淋巴结群分布于胸肌边缘、腋窝深部以及颈下。
本项研究由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及Harold C. Simmons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者所开展。为了评估治疗指南的效果,研究第一作者Roshni Rao与其他研究者回顾了接受各种术式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的患者仅被切除一个淋巴结以预防乳腺癌扩散,有的则被清扫了横跨整个腋下的淋巴结网(network of lymph nodes)。
Rao等将前哨淋巴结活检的风险获益与根治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进行了对比。他们还比较了非手术治疗方案(即联合放射治疗)在未明确累及淋巴结或经超声证实肿瘤已扩散至腋窝淋巴结的乳腺癌女患者身上的疗效。
同时,他们利用在线医学数据库回顾了腋淋巴结转移的复发率、死亡率、发病率及各种治疗方案的并发症。他们共纳入了来自17项研究的超过1,000个研究成果。
研究者称,对于尚无可疑淋巴结、接受保乳治疗的女性来说,鲜有证据表明,进行彻底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比只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更能使患者受益。保乳治疗的定义为,在患者接受全乳放疗后进行部分乳房切除术。
“过去,腋窝淋巴结的状态被视为选择治疗方案的关键因素,”Rao博士称,“仅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我们同样可以得到乳腺癌的分级,这样还能减少患者的发病率和风险。如今在个体化用药领域,化疗方案的制定也常常以分子肿瘤分析(molecular tumor profiling)为依据,除了“激进”的治疗手段外,还有其他治疗途径可供尝试。”
Rao指出,如若可能,尽量避免腋窝手术是很重要的,因为手术会造成肩部和手臂的一系列症状,其中包括淋巴水肿、剧痛或麻痹,运动幅度和范围的减小;并且与前哨淋巴结活检相比,腋窝手术通常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