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六我参加了北京的OA(过食者匿名互诫会),在那里看到了康复多年的贪食症患者仍然坚持不懈地为康复生活添砖加瓦,也看到了他们对后来者的热情帮助和无私奉献,我期待OA可以像AA(匿名戒酒会)那样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让这样的帮助形式更容易为国人接受,而且,除了患者,深受该症困扰的进食障碍照料者们能以什么样的形式得到更好的帮助?是像ala-non(匿名戒酒家属会)那样的自助组织吗?国人的‘更高的力量’在哪里?为此,我向毕业于我院的首钢医院精神科医生宋翠林发出了邀请-‘把你的传统文化与心身健康沙龙在我院开一次如何?邀请进食障碍的照料者们一起来聚聚?’宋医生爽快地答应了,反应迅速,两天之内便敲定了今日的聚会。
宋医生致力于心身障碍的治疗多年,最终将解决方案锁定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上。由于最初在我院学习时与进食障碍患者和家属相处了半年之久,从此结下不解之缘。在宋医生眼里,这些聪明过人的患者和他们精明能干的父母之所以陷入进食障碍的泥潭自拔无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未能依传统文化之道而行,而就传统文化深入的学习和践行则成了他们的救赎之道。宋医生的深信不疑和热情感召影响了一批人,他们在跟随学习的过程中颇有收益,这一点我早有耳闻。当想到国人的‘更高的力量’时,自然想到了这个部分。
今天的聚会由宋医生和她请来的两位主要分享传统文化修习经验的老师主持,参加人数20人左右,因为讨论的热烈,预计2个小时的沙龙持续了将近3小时。参加者多数都有过参加此种聚会的经验,沙龙的程序是先由没有参加经验的家长描述自己目前面临的困境,讲出自己的疑惑,然后由有经验的家长和老师开始解析和分享经验。
在讨论过程中,引起我注意的几个主题分别是:女性(妻子)在家庭和谐健康中的核心作用,主动的‘三从四德’;家庭大树理论-祖辈为根,父母为干,子女为果,护根为本,联结是道;感恩天地,身教大于言教;接受一切已然,改变自己,从现在开始。
也许,细节的讨论没有特别涉及我所关心的难题,但在不断的互动过程中,我还是感觉找到了部分答案。举例来讲,一个进食障碍的患者如果疾病进展到放弃人格底线,有了偷窃、卖淫等违法犯罪行为,作为尝到恶果而将自己交托于‘传统文化之道’的父母可能会主动将孩子绳之于法,同时说出那四句真言――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对不起,我没有依道去养育你,没能让你有健康的心理行为能力;请原谅我给你造成的伤害,原谅我现在才知道改变;谢谢你给了我这个改变的机会;我永远爱你,爱你这个人,而不是其他)
另外,我对于女性在家庭和谐中的核心地位一说也有了新的理解。‘主动的三从四德’就算是我的一种调侃吧,因为对于传统文化我是有着很矛盾的感受的。一方面觉得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华夏民族不朽的生命力,都是靠它延续的,不是吗?可另一方面又觉得里面糟粕太多,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不就是封建思想吗?我这个从小受到‘人人平等’教育的女子最讨厌的就是这一套把女子放在最低位置的‘规矩’了!可以说只要一听到与此有关的言论我身上就像有刺要竖起来。今天,我让自己静静的听。也是有了多年精神科医生的磨练,有了多年家庭生活的磨练,我想,我听到了一些不同的感觉,不是放弃自我的被动服从和忍让,而是在强大自我支撑下的主动包容和调谐。似乎很抽象,但感觉有些释然。
综合今天的经验,我相信传统文化的修习也是对灵性的修炼,对传统文化精确的诠释、实践和体察可以让人与这个‘更高的力量’相联接,让生活发生改变。不过,像AA和OA一样,我不想把赌都押在这一条道上,因为能接受传统文化修习的人并不是很多,宋医生说那些不能接受的是‘福报’不够,我觉得这个词用的太宿命,我宁可理解为每个人好走的路不同,‘更高的力量’可以是传统文化,也可以是其他,例如各种佛教、禅宗,或者就是你身边的某个人,只要它能跟你发生联接,让你感到有力量,被指引、被护佑,就够了。
相信‘更高的力量’,相信它能赐予我们力量,平静地接受改变不了的,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有智慧去识别出两者的差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