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已经为大家介绍了肥胖对心血管系统的巨大损害:它一方面可以通过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间接对心血管系统产生间接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又可以直接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在了解了肥胖的危害后,许多注重自我健康的人群可能已经开始关注自己的体重。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什么是超重、肥胖?又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超重、肥胖呢?本文则简单介绍几种自测的手段来帮助大家判断。
一、肥胖的概念及分型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肥胖是人体过剩的热量转化为多余脂肪并积聚在体内的一种状态。人体脂肪堆积过多,超出正常比例,会使人的健康、形体和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因此,肥胖是脂肪过多的一种慢性疾病。依照脂肪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肥胖可分为腹部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两种,其中腹部型肥胖又称为中心性肥胖、向心性肥胖或内脏性肥胖,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及腹腔内;肥胖根据发生的原因还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二、肥胖的自我诊断
1、身体质量指数(BMI)
BMI即为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是目前进行肥胖诊断最常用的指标,因其简便易行并消除了不同身高的影响而被广泛应用。在2013年的美国心脏病学会、内分泌学会、肥胖协会等制定肥胖相关的指南时均选取了此标准。计算方法:仅需要获得身高(m)和体重(kg)两项人体测量指标,代入公式BMI=体重(kg)/[身高(m)]2,即可得到。诊断标准:中国人群BMI正常范围为18.5-23.9kg/m2,超重标准为24—27. 9kg/m2,肥胖标准为≥28kg/m2。
2、腰围、臀围,腰臀比
腰围、臀围以及腰臀比是诊断腹部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的重要手段,这几项数值可以反映体内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对早期预防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测量方法为:
(1)腰围(WC):让被测者双脚分开25—30cm,自然站立,测量位置在水平位髂前上嵴和肋下缘连线的中点,将测量尺紧贴软组织;
(2)臀围(HC)是让被测者两腿并拢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皮尺水平放在前面的耻骨联合和背后臀大肌最凸处;
(3)腰臀比(WHR)是用腰围(WC)除以臀围(HC)。
诊断标准:成年男性腰围≥85cm,成年女性腰围≥80cm即可诊断为肥胖;若成年男性腰臀比≥0.9、女性腰臀比≥0. 85即可诊断为腹部肥胖。
3、肥胖度
除了上述的两种手段外,肥胖度也可以用于肥胖的简单评估。
计算方法:肥胖度 ( % ) = ( 实际体重-标准体重) / 标准体重×100%,其中标准体重(kg)等于身高(cm)减去105进行估算。诊断标准:肥胖度在10%—19. 9%为超重,≥20%为肥胖。此方法应用虽不算广泛,但亦胜在计算简单明了。
三、小结
通过上述的计算,你是否对自己的体重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呢?如果你属于超重或者肥胖范围,那么你就有必要采取措施来控制一下体重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