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将近3亿,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心肺复苏,作为院外急救最常见的急救手段,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急救常识宣传与普及力度的加大,对广大公众来说,心肺复苏早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然而,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有效实施率仍有待提高。
而同样在院外急救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急救术“海姆立克急救法”,似乎并没有太多地引起公众的注意,与心肺复苏相比,其社会宣传力度也远远不及。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人群以年龄大于55岁的老年性患者居多,其在日常生活中发生气道异物梗阻的风险性高,对此类人群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宣教具有重大潜在意义。
适应症
一、 急性气道异物阻塞
二、 落水后呛咳
症状表现
典型的急性气道异物阻塞多有诱因:老年人饮食过快;婴幼儿吞食异物;进食过程中于他人交谈;意外落水等。食物或异物嵌入气管,机体启动保护性机制,引起反射性呛咳,表现为焦虑明显,头颈前伸,双手握喉,不能发音,唿吸喘促,头面憋红,反复咳嗽不能咳出,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并发心跳骤停。归结为一张图,可表现为:急性气道异物阻塞,病情危急,上图可为没有医学知识积累的老年性患者及患者家属提供快速预判。一旦急性气道异物阻塞发生,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之前,可参照院外急救方法图解如下。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1、院前急救仅为紧急处理手段,病情未能得到明显缓解时,应第一时间考虑至医疗结构就诊。
2、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对既往有心肺及消化系原发病的患者,存在一定危险性(施行过程中易合并肋骨骨折,肝脾破裂等),不到万不得已,不宜轻易实施。
3、不宜对没有气道异物梗阻的患者施行海姆立克急救法。
4、对于存在意识障碍,心跳骤停的严重患者,院前急救应立即按照心肺复苏CAB流程,在最短时间内维持患者循环血供。
5、急救只是危重时刻的紧急补救措施,我们应该做的是“未病先防”,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预防,如老年性患者进食应缓慢,格外注意果冻、花生等易造成气道阻塞等食物的食用,进食时应尽量避免交谈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