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是体内各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多发于腹部,分为外疝及内疝。腹外疝即我们俗称的“疝气”,或“小肠串气”、“气蛋”。其重要的表现即双侧下腹与大腿交界处(腹股沟区)有一突出的肿块。(但有时肿块较小,仅有腹股沟区轻度坠胀感。)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出现。多呈带蒂柄的梨形,也可以是宽基底的形状。可降至阴囊(男性)或者大阴唇(女性)。
有时可以有“消化不良”或者便秘的症状。大多数疝可以通过平卧或者用手推回到腹内,但有些疝不能完全回纳。疝可以发生嵌顿,多于强力劳动或者排便等情况下,肿块突然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平卧或者用手不能使疝块回纳。肿块紧张发硬,触碰的时候疼痛明显,有时甚至可以发生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如果此后疼痛减轻,而疝块仍然存在,不能乐观地认为病情好转而延误上医院就诊的机会,因为疼痛减轻可能是疝内容物发生坏死穿孔因为疝块压力骤降而暂时缓解。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治疗疝气的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