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血浆置换还是免疫吸附治疗,都是利用人工的方法强行清除血液中大量的致病物质,达到快速缓解病情的作用,但致病物质被清除后,机体还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因而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都只是一个“治表”的措施,一定要同时配合药物治疗,从源头上抑制体内异常致病物质的产生,才能巩固疗效,“治表”又“治本”。
其次,掌握治疗时机非常重要。在疾病早期,当重要脏器的病变还处在可逆转阶段,还没有被致病物质完全损毁的时候,及时进行积极的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治疗常常能事半功倍,获得较好的疗效。反之,如果在疾病的终末期,才不得不进行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治疗,即使体内的致病物质被有效清除,被损毁的脏器也很可能已经无法修复,事倍功半,无法获得满意疗效。
另外,在疾病急性期,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仅治疗一次是不够的。因为在急性期,一方面致病物质在患者体内源源不断地产生;另一方面,不仅在患者血液中,而且在血管外组织中也存在高浓度的致病物质。经过一次治疗后,虽然血液中的致病物质得到了清除,浓度下降,但随后机体又会产生新的致病物质,组织中的相对高浓度的致病物质也会向血液中转移,造成血液中致病物质的浓度回升,出现“反跳”现象。所以在疾病的急性期,单次大剂量治疗并非最佳方案,定期多次的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治疗,同时配合药物治疗,才能获得最大疗效。
最后还需指出的是,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治疗的安全性仍需得到重视,必须严格掌握治疗指征。血浆置换需要补充大量的血浆及血浆代用品。血浆代用品虽然比较经济且供应充足。但其中缺少许多重要的血浆成分,故血浆代用品的补充量需控制在一定比例之内。血浆置换治疗时应该尽量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必要时还需补充凝血因子制品。此外,大量输注血制品还存在感染血源性传染病及发生过敏的风险。免疫吸附一般无需补充血浆,但由于体内大量免疫球蛋白被清除,需要适当补充正常的人体免疫球蛋白,仍存在一定的感染及过敏风险。加上体外循环治疗技术本身可能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另一方面,血浆置换费用不菲,免疫吸附更为昂贵。故对于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疗法,必须严格掌握治疗指征,不可滥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