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血象高是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引起,通常不会导致不良后果,注意观察即可。如果是感染、过敏、中毒等因素引起的,多会引发不同程度不适,需要积极就医,以免危害身体健康。
1、生理因素:如环境温度过高、剧烈运动、情绪波动等,可导致血象一过性增高,去除诱因后血象就会自行恢复,也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影响,无需过于担忧。
2、药物因素: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抗结核药、抗肿瘤药等,均会影响血象,患者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并根据检查结果遵医嘱调整用药剂量,多也会慢慢恢复正常,没有太大影响。
3、感染:临床中引发血象高的常见原因就是感染,比如感冒、胃肠炎等,患者检查可发现有白细胞相关指标异常升高情况,患者多会有发热、乏力、畏寒等,或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需要及时到感染内科就诊,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待感染得到控制后血象也会慢慢恢复。
4、过敏:接触过敏原之后可引发机体过敏反应,同样出现血象高。患者会有皮肤瘙痒、皮疹等,或有腹泻、便秘、腹胀等,严重时会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甚至引发过敏性休克,对体内各组织、器官功能造成影响,需要积极配合医生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等,以控制过敏。
5、中毒:毒素在体内蔓延,可刺激造血系统,引发血象检查结果异常。患者可能有出血不止、皮下瘀斑等情况,严重时会有肢体抽搐、昏迷,甚至引发溶血反应。建议这类患者积极就医急救,比如进行输液、血液透析等。
除以上可能,肿瘤疾病也会引发血象异常,建议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早期发现、诊断疾病,并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出现误诊、漏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