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47岁女患者,头昏15天,检查时发现血压最高达171/120mmHg,血钾偏低、醛固酮水平升高、肾素活性低下,肾上腺CT扫描提示左侧肾上腺小结节影。初步怀疑继发性高血压,进一步做生理盐水抑制试验,证实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经手术切除左侧肾上腺,术后血压较前好转,血钾恢复正常,醛固酮和肾素代谢紊乱得到纠正。
【基本信息】女、47岁
【疾病类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就诊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年8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左侧肾上腺切除手术)+药物治疗(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3天,1个月门诊随访复查
【治疗效果】降压药减半,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明显改善
一、初次面诊
患者女,47岁因为高血压长期规律服用药(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血压虽然能够控制,但是波动较大。曾做年度体检,化验血常规、血生化,做心电图、腹部B超、胸片等检查,偶有血钾轻度偏低,其他未见明显异常。就诊以来未曾就高血压的继发因素进行筛查,尚不能明确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建议复查血钾,进一步化验甲状腺素、醛固酮、肾素,肾上腺B超和CT。
二、治疗经过
患者计算体重指数为23.88,血钾3.44mmol/L,血钠141.4mmol/L,尿液pH7.0,血醛固酮246.1pmol/L,肾素活性0.302ng/mL/h。肾上腺B超未见明显异常。结合上述治疗,使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工具PSS量表进行评分,其中年龄3分、血钾4分、血钠2分、BMI为1分,总分为10分,高度怀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进一步做肾上腺CT扫描发现患者左侧肾上腺小结节、腺瘤可能。随即经过患者同意后行左侧肾上腺切除手术。
三、治疗效果
手术后第3天,患者血压下降明显,醛固酮水平下降,血钾和肾素活性上升,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药量减少,门诊复诊时血压132/86mmHg,心率75次/分,复查血钾4.16mmol/l,予以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查血醛固酮87.3pmol/L,肾素活性0.798ng/mL/h,血压波动也较前有明显好转。
四、注意事项
很高兴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仍需要叮嘱患者,注意低盐饮食、适当参加运动、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压力过大或紧张焦虑。可继续服用小剂量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如果血压进一步降低或遇到季节性血压下降,还可以遵医嘱进一步减量或停药观察。每年体检时,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复查肾上腺B超、醛固酮、肾素、皮质醇素和血钾水平,了解目前正常的右侧肾上腺有无变化。
五、个人感悟
血醛固酮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较为常见的高血压继发因素之一,本篇患者单纯出现继发性血压升高较为幸运,所幸的是未引起心肌肥厚、肾功能不全等不利影响。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与单独服用降压药相比,手术治疗能够真正降低醛固酮水平,使受抑制的肾素活性得到恢复,稳定血压水平,改善长期预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