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缺血性心脏病最主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状动脉由于粥样硬化出现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常见于中老年男性。该患者因近期在活动量大时出现胸闷、疼痛,到医院通过检查诊断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通过给予药物及手术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
【基本信息】男、31岁
【疾病类型】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就诊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6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瑞舒伐他汀钙片+依折麦布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8天,门诊随访1年
【治疗效果】未再发胸痛
一、初次面诊
患者最近半年在活动量大时偶尔会感觉胸闷,伴有胸部正中的疼痛感,每次几分钟就会自行好转。由于平常体力活动并不多,发作也少,又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一直都没有看病。直到最近3天,感觉这种症状在不活动时也会发作,而且频率和严重程度都较以前严重,最长有半个小时左右才好,于是来到了我的门诊。反复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生活习惯,患者否认慢性病,生活习惯也比较健康,不吸烟、不喝酒,只是工作性质需要经常上夜班。测量血压150/95mmHg,超过正常范围。虽然危险因素确实不多,但也属于心血管疾病低危人群,且考虑到心肌缺血的症状比较典型,便给患者开了心电图和心梗三项检查。结果心电图显示有部分导联ST段压低,而心梗三项则显示肌钙蛋白1.26ng/ml,明显超过正常范围,提示存在心肌损伤,遂将患者收住院进行治疗。
二、治疗经过
根据患者心梗三项结果和典型的症状表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基本明确。入院后,给予患者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脑钠肽前体N末端等指标进行了全面评估,好在这些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抗凝,瑞舒伐他汀钙片、依折麦布片强化降脂、稳定斑块,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抗缺血,患者胸痛症状基本稳定了下来。我告诉患者及家属,他的胸痛是由于冠状动脉堵塞导致心肌没有血液供应,而造成了急性心肌梗死,属于缺血性心脏病,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找到堵塞的血管,必要时进行支架植入来打通。患者和家属了解病情后,决定接受手术。造影结果显示左主干体部重度狭窄、末端伴瘤样扩张,左前降支口部闭塞,回旋支近段中度狭窄;右冠中段重度狭窄。考虑到病变复杂,左边血管是此次心梗的罪犯血管,优先对左侧血管进行了艰难的处理:左主干置入支架1枚,回旋支近段置入支架1枚,前降支置入支架1枚。
三、治疗效果
支架植入术后造影结果可见,左主干和回旋支原本重度狭窄的部位又变粗壮,而且原本闭塞的前降支又重新出现。患者症状改善也非常明显,没有再发作胸痛,也没有其他特殊不适,于住院8天时准予出院。出院后休息1个月就重新恢复工作,每2个月都会来门诊开药复查,状态良好。在术后1年的时候,复查了冠状动脉CTA,评估血管的情况,结果令人非常惊喜,不仅植入支架的血管非常通畅,而且当时没有处理的右冠重度狭窄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说明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性比较好。
四、注意事项
很高兴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虽然在药物和支架的治疗下,患者的症状改善非常快,但是仍然提醒患者,只要存在心肌损伤,就会有较大的风险,因此在术后短期内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熬夜,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太强的食物。此外,患者在门诊和住院期间测量血压略高于正常范围,且由于患者已经存在缺血性心脏病,属于心血管极高危人群,所以出院后要注意控制血压,另外,要注意定期随访复查。
五、个人感悟
缺血性心脏病即各种原因导致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脏病变,最主要的病因就是冠心病,由于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导致狭窄甚至闭塞,引起心脏供血不足,可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冠心病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尤其是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或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本例中的患者生活还比较健康,除了工作原因而上的夜班,没有其他不良习惯,该病例也提醒我们,即使遇到年轻、危险因素不多的胸痛患者,也要注意缺血性心脏病的可能性,必要时进行相应的排查和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