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在临床上称为发热,小孩发热吃退烧药的时机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而定,如果发热程度比较严重,测完体温后就需要立即吃退烧药。如果发热程度比较轻微,可以先观察再吃退烧药,同时配合物理治疗,如果进行物理治疗后降温效果不佳,再遵医嘱吃退烧药。
1、体温超过38.5℃:小孩发热时,如果体温已经达到38.5℃,并且还在持续上升,此时不能耽误,在明确体温数值后立即遵医嘱吃退烧药来控制体温,以免体温持续上升而导致机体缺氧,一旦缺氧严重,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比如心肌炎、高热惊厥等,不但会加重病情,还会增加治疗费用、延长治疗时间;
2、既往有惊厥病史:如果小孩既往出现过高热惊厥的情况,即便体温未达到38.5℃,也要立即吃退烧药,因为这类小孩对温度的变化可能会比较敏感,在体温上升期易诱发大脑异常放电而导致惊厥,甚至引起复杂性高热惊厥而导致癫痫。因此要尽快吃退烧药,并及时去儿科就诊予以综合治疗。
小孩发热时,如果体温波动在38℃左右,而且平素身体状况良好,可以先观察,同时采取物理方法促进热量散发,比如贴退热贴、温水擦拭身体等。物理治疗操作简单,副作用小,多用于低热的小孩。如果采取物理降温后发现小孩的体温下降不明显,或者有继续上升的趋势,需及时吃退烧药,然后带小孩去医院儿科就诊,及时明确发热病因后予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