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疝气,几乎均是斜疝,多数是先天性的鞘状突未闭合所导致。但并不是所有未闭合的鞘状突都会发生腹股沟斜疝,只有当腹腔内脏器被挤压入未闭合的鞘状突时,才形成疝。腹内压增高,则是疝的诱发因素,比如当婴儿剧烈哭闹、长期阵咳、便秘、排尿困难等,可能会导致腹腔内的脏器,突入未闭合的鞘状突,导致斜疝的发作。此外,婴儿腹股沟管比较短,内外环之间的腹股沟管,比较垂直,小婴儿又多仰卧位,两髋常屈曲、外旋、外展,使得腹肌松弛。以上这些原因,都容易导致婴儿发生腹股沟斜疝。
幼儿期后腹股沟管逐渐变长,在腹壁肌层内斜行,腹股沟管及其内环的关闭制约作用,逐渐增强,故2岁之后斜疝的发生率有所下降。确诊腹股沟斜疝的婴儿,1岁之内可以观察,有少量的患儿可以自愈。超过1岁,自愈的可能性很小,建议择期手术。如果斜疝频繁嵌顿,或者斜疝发作时疝囊较大,则建议及时手术,手术没有年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