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脏病有两种药物必须要服用:
1、抗血小板药:例如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或者是替格瑞洛。这些类型药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是缺血性心脏病必备药物之一。在服用药物的同时,也需要注意监测患者是否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需要在服用药物1个月以后前往当地三甲医院心内科就诊,复查患者的血常规,观察血小板数量有没有显著降低。而且要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口腔、鼻腔、大便、小便等这些部位的出血情况,因为这些药物除了能够预防血栓的形成,可能还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2、他汀类药:例如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氟伐他汀等。这些药物在使用时,需要监测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因为它们对于低密度脂蛋白会有明显的干预效果,而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关键措施。在服用药物1个月以后同样需要检查肝功能和肌酸激酶,因为这些指标也提示患者是否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引起肝功能损伤或者引起肌肉疼痛,所以在复查血脂的同时,了解患者的肝功能和肌酸激酶能够保证服用药物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