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消化系统息肉通常可分为胃息肉、肠息肉与胆囊息肉,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1、胃息肉:多在胃镜检查时发现,胃息肉有恶变的“潜能”,要积极地进行治疗,减少胃癌的发生,通常建议对于直径<0.5cm的胃息肉,少于两个可直接用活检钳摘除;对于直径<2cm的胃息肉,需要切下来送病理科鉴别病理分型;对于直径>2cm的息肉,由于手术创面较大,常需要住院治疗。
2、肠息肉:一般来说,单个、两个息肉癌变概率不高,但数量越多,癌变机会越高;息肉越大癌变率也越高,所以发现应尽早切除,以免恶化成大肠癌。
3、胆囊息肉:一般来说,胆囊息肉直径在0.1cm或0.2cm以下,患者不必恐慌,每1-2年内做一次B超检查即可。但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cm,就有高度癌变的风险,尤其是年龄50岁以上的患者,必须快速进行手术切除胆囊,以防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