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检查主要是正常结果和异常结果,具体如下:
一、正常结果:
消化道管壁、食道和胃可显示5层回声结构,第一层为高回声带,为界面及黏膜层,第二层为低回声带,为黏膜肌层,第三层为高回声带,为黏膜下层,第四层为低回声带,为固有肌层,第五层为高回声带,为浆膜层及浆膜下脂肪组织或外膜层及界面波;十二指肠为粗黏膜带,回声均匀;胰腺为细致的颗粒状结构,有黑色清楚的界限,内部中等回声强度。
二、异常结果:
1、食管异常:黏膜层和(或)黏膜肌层增厚,黏膜下层清晰、连续、完整且形态规整,提示早期黏膜内癌。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层次紊乱、分界消失,黏膜下层增厚、中断,黏膜下层内较小的低回声影提示黏膜下癌。食管壁内低回声占位,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部分可表现为混合性回声。食管壁增厚,结构消失、层次紊乱、回声减低提示进展期食管癌。病变侵及固有肌层,但外膜尚完整提示食管癌T2期。食管外膜中断,提示食管癌T3期。病变向食管腔外生长,与邻近结构间无明确分界(侵及胸膜、心包或膈肌及其他邻近结构,如主动脉、椎前筋膜、气管等),邻近正常解剖结构消失、不规则或呈锯齿状且管壁僵硬提示食管癌T4期;
2、胃部异常:黏膜层和(或)黏膜肌层增厚、结构模糊、欠规则、缺损,但黏膜下层清晰、连续、完整提示黏膜内癌。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层次紊乱、两者分界消失;黏膜下层增厚、中断;黏膜下层内较小的低回声影;但固有肌层清晰、连续、完整提示黏膜下癌。胃壁全层增厚,以固有肌层增厚为著,各层次问结构尚可见,病变常累及周围组织,可伴有腹水和(或)淋巴结转移提示皮革胃;
3、胰腺异常: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肿块,部分呈高回声和混合回声型,少数为等回声型和无回声型,提示胰腺癌。较大的囊性灶,内部多无分隔,且内部常有赘生物,局部的囊壁增厚提示黏液性囊腺瘤、囊腺癌;圆形或类圆形。相对于胰腺实质呈均匀略低回声的占位,常伴有光滑的连续或不连续高回声边缘,提示胰腺内分泌肿瘤;类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占位,伴或不伴胆总管和(或)胰管扩张,当肿瘤侵及包绕胆总管时,可呈现同心圆样表现提示壶腹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