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早期肝硬化

2010-08-15 21:12:269620人阅读

患丙肝十多年,现己早期肝硬化。最近肚子发胀很大,腿浮肿不大,没腹水,小便少。

医生回答(5)

向TA提问
许铁

主任医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的表现。 指导意见 提示病情加重,有恶化的趋势,这时的治疗应以减轻症状,延缓病情恶化。 展开 2010-08-15 20:31:40
向TA提问
刘桂珍

主治中医师徐州市中心医院

你好,肝硬化,就是肝脏质地变硬。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慢性、进行性的弥漫性改变。你最好是在检查确诊一下。早中期肝硬化用中药是可以治好的,晚期患者经过治疗可以使病情不再进展,只要肝硬化得不到有效治疗,腹水及下肢水肿就无法消除所以小便少,你可服用复肝汤和消水汤,复肝汤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滋阴补肾,抗纤维化能清除体内毒软化肝脏,可把患者的详细病史资料告诉我,看能否提供帮助。 展开 2010-08-15 22:13:41
向TA提问
张佳青

主任医师徐州市中心医院

肝硬化,肚子胀,考虑肝硬化引起的低蛋白血症,建议做B超确定有无腹水 指导意见 你好,肝硬化是很麻烦的,需要很积极的治疗,以免病情继续加重,建议您采用中药治疗,配合西药抗病毒药物,一般效果是不错的 展开 2010-08-15 22:15:47
向TA提问
李霞

主任医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你的情况,需要考虑是由于肝炎所造成的肝硬化的表现,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 指导意见 可以考虑到医院内科就诊,肝硬化的治疗和预防原则是合理膳食、平衡营养、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保护肝细胞的药物 如木苏丸、肝泰乐、维丙肝,饮食 一般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而可口的食物为宜。 展开 2010-08-15 23:18:45
向TA提问
赵力

主任医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你好!在治疗肝硬化、肝腹水方面,可以说目前西医尚无良好的疗法,多采用输白蛋白、打利尿针等保肝药物治疗,虽能暂时解除病人痛苦,但治标不治本,容易反复,而且价格也昂贵,使得多数病人负担不起,过分强裂的利尿也往往造成有效血容量不足,导致肾功能衰竭和电解质紊乱(脱水),并且容易诱发肝昏迷。 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腹胀大,积和黄疸,中医根据其发病过程及临床证候,作为辩证依据,常见的病因有酒食不节,情志内伤,感染邪毒等。 1, 酒食不节,损伤脾胃,蕴生湿热,雍阻中焦,脾土雍滞则肝失条达,肝脾同病,水湿内停,气血交阻而成鼓胀.医书云:少年纵酒无节,多成水鼓。 2, 肝气郁结:肝藏血,性喜条达,若情志不舒,肝气抑郁,失于疏泄,则气机不利,血脉瘀阻.肝郁横逆犯脾胃,脾失运化,则水湿内仃,水瘀互结,痞塞中焦,形成是症.正如古医书云:鼓胀¨¨¨或由怒气伤肝,渐蚀其脾,脾虚之极,故阴阳不交,清浊相混,遂道不通,郁而化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故其腹胀大 。 3, 感染邪毒虫积:邪毒虫积由皮表而入,内伤肝脾,瘀阻脉络,蕴结不散,致升降失常,清浊相混,水湿内仃,气,血,水相互搏结,日久而成。 4, 久病失治:黄疸失,误治,日久伤肝脾,肝失条达,气机阻滞,病之入络,则气血凝滞;脾虚失运,水湿仃留;肝肾同源,肝病及肾,肾失气化,水湿泛滥,导致血瘀,水聚,形成鼓胀。 总之,鼓胀一病,多由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水相搏结而成本虚标实,错综复杂之证.肝郁脾虚肾亏是病之本,气滞,血瘀,水聚是病之标.肝郁气滞,气滞则血瘀,而致瘢积痞块,脉络怒张;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则清浊不分,水湿聚于腹中,形成腹水,发为鼓胀;病久累积肾脏,气化无权,则水浊雍结更甚,使病入险境.气,血,水三者在生理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病理上则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气能化水,水能化气.因此,肝气郁滞,血脉瘀阻,水湿内仃,是形成鼓症的三个重要环节。 1.辨证分型治疗 (1)肝气郁结证(含肝胃不和、肝脾不调): 治法:疏肝理气。 (2)脾虚湿盛证: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 (3)湿热内蕴证: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4)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养肝肾。 (5)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化湿利水。 (6)肝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 展开 2010-08-16 00:38:20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问答

早期肝硬化,应该吃什么药

早期肝硬化和慢性胃炎

早期肝硬化伴脾亢中药治疗效果好吗?

肝硬化早期生活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

中医治疗早期肝硬化有什么好的方法?

怎么判断肝硬化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各阶段怎么治疗比较合适?

精彩推荐

老年人冬季进补吃什么好

男人肾虚八大症状
女性婚后在羞也要做这件事
育婴专家告诉你生男孩的科学方法
男性常穿牛仔裤危害大
秋冬常食豆腐滋阴润肺
闭目养神 可以平心气护肝脏
长期熬夜的人怎么恢复
秋季小腿皮肤干裂怎么办
新生儿冬季呵护的六大关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