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冬病夏治方):白芥子30g,延胡索、甘遂、细辛、丁香、白芷各10g。研粉,临用前以川椒或干椒煎水调成稠面状。
取穴位:大椎、肺俞、膏盲、肾俞、颤中。哮喘患者可以加天突穴或定喘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李凡成
方法:先取有黄豆大孔胶布置于穴位,其孔对准穴位,置药膏少许置于孔处,再贴上胶布固定。每年的三伏天(头伏、二伏、三伏的入伏当天),上午贴,保留4~8小时后去掉。每周1次,连续3次为1疗程,可以连续贴3次以上次(1个疗程)。我们在临床上,一般N3次或6次(2个疗程)。
说明:(1)贴敷法亦可用代温灸膏,效果一样。(2)此方法四季均可应用,3次1疗程,四季均可应用,不独三伏天最好。可以连续应用几个疗程。(3)上午贴疗效最好,下午次之。
适应证:凡属于虚寒证均可应用,如变态反应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白带过多(无霉菌感染、无滴虫感染),以及其他虚寒证型的疾病,尤其是与变态反应体质有关的虚寒证。
注意事项:小儿皮肤娇嫩,可能出现局部反应强烈,痛痒难忍,则不宜用。极个别患者出现局部皮肤起小水泡,注意局部保持清洁干净,使自自然吸收,预防感染即可。少数人贴处皮肤可变色(暗红),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完全消退,恢复正常。
作用机制:通过药物对局部穴位的温热性刺激作用,以增强身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减少与防止疾病的复发。有效率约为87~93%,效果特别地好的约为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