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1-24
马强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在临床上碰到泡沫尿的病人,通常都会推荐做尿常规,尿常规里如果有蛋白,一般就称为蛋白尿,需要尽快明确蛋白尿的原因。蛋白尿在诊断之前,先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具体如下:1、生理性蛋白尿:主要包括吃肉多、运动多、喝水少等,导致尿中的蛋白浓度增加,出现蛋白尿;2、病理性蛋白尿:通常分为小球性蛋白尿、小管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以前还分为组织性蛋白尿等,但是现在基本上就分这3种类型。小球性蛋白尿主要代表肾小球功能受到损害,小管性蛋白尿主要是肾小管功能受到损害,混合性蛋白尿是小球蛋白尿和小管性蛋白尿都有,一般给病人做尿蛋白系列或者尿蛋白分类。如果病人仅出现转铁蛋白或者白蛋白增多,通常认为是肾小管出问题,如果是β2微球蛋白或者α1微球蛋白增多,通常认为是肾小球出问题,如果这几种蛋白都增多,通常认为可能是小球、小管都受到损害,算混合性。因此,出现尿蛋白偏高的时候,先要明确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如果是病理性,还要找到具体的病因来进行特殊治疗。
3.22万播放2023-05-24
9.39万播放2023-04-16
4.62万播放2023-02-11
3.11万播放2023-02-01
4.3万播放2023-06-13
2.02万播放2023-01-30
9.01万播放2023-12-20
3.42万播放2023-03-14
4.96万播放2023-05-20
3.19万播放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