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6-18
冷芸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偏低又称为中性粒细胞分叶核偏低,通常引起其偏低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病毒感染:会降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导致淋巴细胞升高,此时中性粒细胞分叶核计数会降低;2、免疫系统疾病:会出现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分叶核计数减少,即不能较好成熟;3、骨髓造血异常:发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造血干细胞受损以及T细胞功能亢进,导致骨髓造血受影响,此时造血明显受抑制,不能产生足够的白细胞。血常规检查时可以看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以及中性粒细胞分叶核比例下降;4、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体内产生大量白血病细胞,恶性白血病细胞会抑制正常中性粒细胞生成。因此,急性白血病患者经常可以看到白细胞异常增高或减低,正常中性粒细胞包括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而明显增高的是白血病细胞,与肿瘤密切相关。
3.02万播放2023-04-12
5.99万播放2023-09-05
3.22万播放2023-03-23
4.05万播放2023-04-19
2.56万播放2023-08-14
6.01万播放2023-05-13
3.59万播放2023-06-02
4.64万播放2023-03-20
1.55万播放2023-03-14
1.5万播放20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