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0-27
吕爱明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妇产科
妊娠期间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和子宫增大,可导致腹肌牵拉延展,腹直肌受损最为严重。腹直肌分离指双侧腹直肌在腹白线位置距离增大超过2cm,则可能会导致脊柱稳定性下降,引发腰背疼痛,还可增加盆底受压。 腹直肌分离在妊娠晚期和分娩后的妇女中非常常见,在妊娠35周左右,发生几率几乎是100%,产后4天左右发生率是62.5%。产后6个月激素水平以及身体各项机基本恢复,腹直肌自然也应该在产后6个月完成恢复。实际上产后6个月时,仍有39%-70%的女性腹直肌尚未复原。随着二胎政策实施,临床上二次分娩,特别是二次剖宫产患者,其腹直肌分离更加明显。此外在产后4-5年,仍有明显腹直肌分离情况存在,所以现在提倡在产后6周对存在明显腹直肌分离患者,即分离距离>2cm,且存在腰背疼痛和盆腔下降的情况,需早期积极进行干预治疗。
3.1万播放2023-03-20
2.47万播放2023-07-03
1.89万播放2023-01-17
2.6万播放2023-06-24
5.67万播放2023-10-15
2.92万播放2023-09-16
3.18万播放2023-12-09
7.14万播放2023-11-29
5.91万播放2023-03-20
4.5万播放202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