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04-29
徐文皓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输血科
一般情况下,输血可以改善贫血。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虽然能够改善贫血,但也有诸多输血不良反应。比如传播病原体,包括艾滋、梅毒、肝炎病毒等,还有过敏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有些输血反应可能危及生命,比如ABO血型不合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菌血症以及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都可危及生命。因此,我国卫生行业标准当中制定的全血和成分血使用通则当中指出,输血首先是不可替代原则,也就是只有通过输血才能缓解病情、治疗疾病,这时才考虑给予输血。而有些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的,则不必输血。其次是最小剂量原则,也就是能够有效缓解病情的最小剂量给予输注。还有就是个体化的输注,也就是不同患者、不同病情,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成分输血。其他的尚有安全输注、合理输注以及有效输注原则。总之,输血虽然可以改善贫血,但也需要符合输血的通则,以及输血的相应的适应证,才可进行成分输血。
1.56万播放2023-11-03
3.11万播放2023-12-25
9.71万播放2024-06-28
2.95万播放2023-08-12
4.94万播放2023-02-05
4.62万播放2024-04-28
7.44万播放2023-11-20
5.97万播放2024-04-29
2.05万播放2023-04-19
4.43万播放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