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5-23
彭涛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尿蛋白(++)说明尿常规中的蛋白质,超过正常值的上限。正常人的尿液中存在一定量的蛋白质,蛋白总量<150mg/24h。当蛋白质出现增多时,尿常规中由阴性变为阳性。尿蛋白(++),说明尿蛋白相当多,这时有可能诊断肾脏出现问题,但是诊断肾脏疾病以前,需要排除一些特殊的情况。例如剧烈活动、劳累、酗酒、女性的特殊时期,以及某些疾病造成的体温升高,特别是体温>38.5℃时,尿中可以出现蛋白质的阳性,很可能达到蛋白质(++)的现象。这时度过以上特殊时期或者通过控制以后,体温降到正常范围之内,尿中的蛋白质就会恢复正常。排除这些情况就说明肾脏出现问题,需要区分肾脏哪一部分出现异常,是肾小管出现异常,还是肾间质出现异常,还是肾小球损害出现异常。需要进一步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测定,如果尿蛋白(++)中是白蛋白为主,占40%-60%,说明肾脏肾小球损害为主。如果不是白蛋白为主,有可能是肾小管或者肾间质损害出现异常。同时也需要排除原发性肾小球损害还是继发性的肾小球损害,继发性的肾小球损害常见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它的疾病造成肾脏损害,出现尿中蛋白质增加的现象。
1.86万播放2023-06-21
3.64万播放2023-10-05
9.57万播放2023-06-11
5.18万播放2023-05-28
1.55万播放2023-10-10
5.83万播放2023-05-16
2.36万播放2023-02-28
2.65万播放2023-06-08
2.13万播放2023-09-10
5.21万播放20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