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7-28
边永君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
夜间出现发热,首先要看是否有必要使用解热镇痛药,其次使用解热镇痛药时,应选择副作用相对较小,作用持续较长的药物进行治疗,使治疗变得更简单。夜间发热的处理原则和白天发热没有实质区别,但在夜间更容易出现发热。感冒等各种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发热,通常是夜间加重,白天较轻。在处理感染性发热时,总的原则是判断发热的体温是否到了需要退热的程度,通常为38.5℃,但对于6周岁以下的小孩,尤其是既往有发热引起痉挛、抽风的情况,称为发热性惊厥病史,小孩发热,体温<38.5℃时,也可以出现痉挛,但属于少见的情况。多数情况下,在38.5℃以上才有必要进行退热性的治疗,体温到警戒线后,使用解热镇痛药时,要考虑到安全性,相对较安全的解热镇痛药,比如常用的布洛芬,是首选的退热药物,退热效果相对更好,副作用相对较少。而很多感冒的复方成分里所含有的对乙酰氨基酚,目前作为二线的退热药物。发热程度较严重时,可使用药物作用强度较大的解热镇痛药,比如洛索洛芬钠,退热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用程度较强。
3.72万播放2023-05-16
3.74万播放2023-07-06
6.14万播放2023-06-15
1.8万播放2023-05-04
2.69万播放2023-10-13
2.01万播放2023-06-11
4.17万播放2023-06-09
6.48万播放2023-03-09
1.95万播放2023-03-28
1.49万播放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