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1-03
蔡林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尿液底部有白色沉淀物,主要原因如下:1、黏膜脱落:比如感染或者患者留置有尿管、输尿管支架管,此类异物刺激情况下,尿液中脱落尿路上皮黏膜比较多。脱落黏膜可能形成絮状物,在尿液当中混合,如果尿液样本静置之后,可能形成絮状沉淀;2、感染:当发生感染时,包括细菌、细菌代谢产物、白细胞以及脱落上皮黏膜,均可能形成白色絮状沉淀;3、结石:尿中结晶较多,例如尿酸盐、草酸钙,此类无机盐成分比较多,患者可能本身有结石或者容易长结石。尿液静置之后可以有颗粒物,例如白色、黄色或者砖红色沉淀物。当发现尿液有沉淀时,患者可以到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测,观察尿液中是否有感染、结晶或者增多的上皮细胞。
67889播放1674979922
71242播放1683598757
39430播放1684884482
37714播放1677073842
60547播放1702147760
61904播放1699132226
21617播放1690062083
68233播放1685523803
34518播放1679722109
38598播放169938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