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5-19
迟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D-二聚体通常>500μg/L时,考虑发生肺栓塞。但D-二聚体升高程度与栓子的范围、大小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并不相关,且D-二聚体本身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炎症、肿瘤等,均会引起D-二聚体升高,并不能以D-二聚体作为单一指标诊断肺栓塞。诊断肺栓塞较准确方法为肺动脉造影,但由于肺动脉造影属于有创伤性检查,并不适用于临床快速诊断肺栓塞。临床上诊断肺栓塞常用的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影像学检查:如CT肺动脉造影,又称肺动脉CTA,可快速明确是否发生肺栓塞,以及栓塞部位、栓子大小及病情严重程度等;2、血液学检查:如动脉血气分析,如果患者有肺栓塞,则会出现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下降等改变;3、其他检查:如心电图检查,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V1导联S波,V3导联Q波与T波倒置的特征性改变。超声心动图也可提供肺栓塞诊断证据,如出现右心室扩张、肺动脉增宽、左心室呈现梨形心等表现。此外还可完善心肌酶及BNP检查,均能够帮助明确是否发生肺栓塞,并判断危险分级。
41985播放1686654977
92838播放1689353545
42892播放1688386208
41275播放1692055529
78206播放1677297408
49440播放1703695100
43068播放1683061427
37314播放1688835219
12533播放1682976529
25304播放1675927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