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7-29
谭亚敏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科
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因有很多种,常见如下: 1、自身免疫紊乱,即患者免疫细胞T细胞功能发生异常,攻击自身造血干细胞,使造血功能受到损伤,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2、某些药物导致骨髓不可逆损伤,也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3、病毒感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4、其它疾病带来继发改变,比如恶性肿瘤接受高强度治疗后,导致骨髓衰竭,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支持治疗是输血,根治性治疗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者是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免疫抑制剂包括ATG、环孢霉素A等。 目前中国专家指南提出,45-50岁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根治方式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治疗一般都非常积极,除西医以外,同时结合中医治疗,从而取得更好效果。
38115播放1694132149
63026播放1700785268
46708播放1683588218
41019播放1696399069
54968播放1676644534
74296播放1687683201
45786播放1687948141
40035播放1698806815
76940播放1675163351
10368播放1696208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