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04-29
谢新才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
湿气分外湿和内湿,不同情况针灸的部位不同,具体如下:1、外湿:比如下肢湿气重,以足阳明胃经为主,受了外在的寒湿,一般建议以扎经穴和腧穴为主。取陷谷和解溪穴为主,起到温经化湿的作用,把寒湿驱赶即可,其他的经络也可以类推;2、内湿:大多数内湿还是脾虚为主,此外就是水湿,水聚得比较厉害,产生了水湿痰饮。该治疗一般以健脾为主,比如健脾化湿一般取太白,利水化湿可以取水分,行气化湿可以取支沟、四渎等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而痰湿就是通过化痰来化湿、祛湿,可以取丰隆和内关穴,主要是要有综合调理的过程,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13556播放1681871473
80400播放1698429211
43646播放1698529459
27177播放1673305928
97257播放1686266032
15352播放1685420908
36884播放1683689236
28739播放1690750201
45437播放1679402894
86011播放170175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