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2-01
范振兴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
不同人群心跳早搏严重程度有所不同,需根据早搏形态、数量、来源多少以及早搏发生时间进行判定,主要内容如下:1、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患者,早搏有较大临床意义,因为早搏会产生危害,当活动时出现频发即超过5次/分,或过于靠近上一个正常心跳,或由于多种病因导致早搏,以及出现成对、连续早搏时,病情较为严重且危害较多;2、没有基础心血管疾病:即使心脏结构功能、供血、瓣膜均正常,但由于休息较差、睡眠不佳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发生早搏,此时早搏不严重且没有危害。通常偶发或安静时发生,但活动后即可消失的单一形态早搏,并不严重。
45018播放1678942505
56130播放1696990917
24655播放1694933022
31907播放1674397676
24671播放1694875999
49169播放1673962499
38746播放1682721328
22207播放1688707289
32914播放1678402192
86749播放16823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