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6-07
张祥生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尿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尿微量蛋白等。尿微量蛋白是一种分子量比较小的蛋白,在肾脏的早期病变中,可以出现尿微量蛋白增加,而尿蛋白是阴性。因为肾小球基底膜损害较轻,只有尿微量蛋白才能漏出,其他白蛋白、球蛋白漏不出来。正常人的尿微量蛋白应<30mg/L,总蛋白在24h尿要<150mg。当尿微量蛋白>30mg/L或24h尿总蛋白>150mg时,就出现微量蛋白增多或者是蛋白尿。蛋白尿越严重,肾脏损害越重。在尿蛋白和微量蛋白的鉴别中,测微量蛋白更有代表性,更能准确地判断肾脏是否有损害。如果肾脏有轻微的损害,在尿蛋白阴性的时候,尿微量蛋白已经开始增多,提示要积极进行治疗。综上所述,尿中大量蛋白尿,通常是肾功能损害的重要表现,尿微量蛋白则是肾脏轻微损害的表现。
97786播放1685516554
97735播放1686191046
77810播放1684318654
25156播放1686305574
18838播放1686040090
81234播放1695428151
19837播放1686107294
63667播放1688372884
26268播放1687371780
29339播放168239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