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是经按蚊传播,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症状是间歇性、定时性、发作性的寒战、高热、大汗,继发贫血和肝脾肿大。疟疾具有传播快、易反复的特点。
今年4月25日是第一个世界疟疾日,主题是“疟疾—一种没有国界的疾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卫生部决定将每年4月26日作为“全国疟疾日”。
全球大约有40%的人口受疟疾威胁,每年有3.5亿—5亿人感染疟疾,110万人因疟疾死亡。
我国在解放前疟疾发病人数在3000万以上。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疟疾作为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治工作。全国疟疾病人大幅度减少,严重流行区的范围已大幅度缩小,除云南、海南两省以外的其余省市均已消除了恶性疟。
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8年起将每年4月25日设为“世界疟疾日”,要求各成员国、有关国际组织和民间团体,以适当形式开展“世界疟疾日”防治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