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恰同学少年的热播,很多人都很喜欢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对恰同学少年演员表和里面的演员角色也是很关心,那么恰同学少年里面都有哪些演员角色呢,下面康网小编帮您整理了恰同学少年演员表、恰同学少年演员表中的各演员角色描述以及恰同学少年的剧情简介。
恰同学少年演员表:
毛泽东(谷智鑫 饰),萧子升(钱枫 饰)
蔡和森(徐亮 饰),萧三(范近轮 饰)
陶斯咏(练束梅 饰),向警予(赵冉 饰)
杨开慧(钱芳 饰),王子鹏(孙坚 饰)
刘俊卿(高梓淇 饰)
恰同学少年演员表及演员角色描述:
毛泽东,谷智鑫 饰——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
萧子升,钱枫 饰——民国初年湖南青年参加赴法勤工俭学的主要策动者之一
蔡和森,徐亮 饰——同毛泽东等人一起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参加五四运动。
萧三,范近轮 饰——读书时起名萧植蕃,笔名有天光、埃弥·萧﹑爱梅等,萧子升之弟。他曾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曾与毛泽东同学。
陶斯咏,练束梅 饰——20世纪20年代初是长沙学界的风云人物,时有“长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美称。
向警予,赵冉 饰——中共党员,是我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被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早期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袖。
杨开慧,钱芳 饰——毛泽东的第一任妻子,与毛泽东生有三个孩子,分别是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在毛泽东率领中共红军第二次进攻长沙后,杨开慧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王子鹏,孙坚 饰——一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人物,因为很多人说他怯懦,胆小,娇惯自己,没有毛泽东有那么远大的理想,没有蔡和森的坚强和沉着的伟大,没有像历史上很多有名的人物一样,在剧中做出很多伟大的事,他没有参加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领导的读书会,驱张行动没有他的参加…
刘俊卿,高梓淇 饰——反面人物刘俊卿,最初他与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差不多,都是贫苦的学生,也颇具才华,为何很快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
扩展阅读:恰同学少年剧情简介
1913年,湖南长沙,具有现代民主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孔昭绶出任湖南省第一师范校长,在他的主持下,第一师范大力开展新式教育改革,聘请了以杨昌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中外教师,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崭新的第一师范吸引了蔡和森、萧子升等众多青年才俊前来报考,在招生考试中,19岁的毛泽东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这所湖湘千年学府。“衡山西、岳麓东……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雄壮的第一师范校歌声中,白衣胜雪的青年们齐聚在校旗下,他的五年的师范生生涯就此拉开了序幕。
毛泽东的勤奋好学与不凡天赋,深深打动了学贯中西的导师杨昌济,在他的关怀与教导下,毛泽东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自己感兴趣的社会学知识,并成为一个教育救国论的非暴力改良主义的信仰者。然而,过于峥嵘的个性与严重的偏科现象也使他一再触犯校规,在对待如何处理毛泽东的偏科行为引发的教师争执中,惜才如命的孔校长最终选择了尊重其个性,放手让其发展,毛泽东成了校长特许的“特殊学生”。
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优秀青年结下了友谊,周南女子中学的陶斯咏、向警予、杨开慧等女学生也和他们因共同的志趣走到了一起,一个先进青年学生组成的读书会组织成了他们学习、交流与情感发展的纽带。
然而,动荡的时局却不断打破学生们纯净的校园生活——在反对袁世凯签订21条与复辟称帝的斗争中,湖南军阀汤芗铭以武力逼走了孔校长,毛泽东也险遭逮捕——残酷的现实使毛泽东对教育救国与改良主义信仰产生了动摇。新任校长张干僵化的教育理念和禁止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规章更激发了毛泽东与他之间的矛盾,张干下令将在“驱张运动”中为首的毛泽东开除出校,幸得杨昌济等教师据理力争,使张干被迫收回了成命。
随着袁世凯的倒台,孔校长又回到了一师,在他的主持下,一师开展了全面的学生自治运动,毛泽东也当选为学友会负责人,一师上下又迎来了朝气蓬勃的时代。徒步游湖南、组建学生军、开办工人夜校……一系列社会 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的书本以外的知识,锻炼了他的社会活动能力,也使他更认识到,靠教育、靠改良救不了中国。
与此同时,情感的波澜也悄悄在男女青年间泛起,陶斯咏暗恋上了毛泽东,向警予与蔡和森心心相印,而毛泽东却发现自己对一直视其为小妹妹的杨开慧其实有着产不同于兄妹之情的一份牵挂,爱情给这群风华正茂的青年们带来了一份份剪不断、理还乱的喜悦、痛苦……
就在此时,长沙城突遇一场大祸——1917年底,在护法战争中被击溃的三千北洋兵败往长沙,意欲洗劫全城,城中却空无一兵可资防守。危急时刻,毛泽东以惊人的胆略,率领二百名赤手空拳的一师学生军,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空城记”,一举将三千溃兵全部缴枪。长沙城保住了,生死较量中,青年们也各自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感情归属。
1918年,毛泽东、蔡和森等从一师毕业了,杨昌济也受聘于北大任教,他告诉孔昭绶,自己已完成了在一师的使命,为中国的未来培养了蔡、毛二位“海内人才”。
随着杨昌济北动的列车启动中,师生依依挥别中,“衡山西,岳麓东……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第一师范雄壮的校歌声中再度响起,仿佛正预示着这批优秀青年们即将迎接的更广阔的天地和更波澜壮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