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7-06
彭涛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尿检即尿液检查。尿液检查中发现尿蛋白质(+-),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具体如下:1、非疾病原因:正常人尿液中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总量<150mg/24h,但是在尿常规中阴性。如果尿检发现蛋白质(+-),可能是尿液浓缩造成,也有可能是剧烈活动、劳累,或某些疾病造成的体温升高,以及女性特殊时期造成尿中蛋白质(+-)。当恢复正常尿液浓度或度过上述提及的特殊时期以后,以及体温降到正常范围之内,尿中的蛋白质(+-)就会变为阴性,恢复正常;2、疾病原因:排除以上情况,需要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测定,或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如果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提示是肾脏损害,可能是肾小球出现异常,需要考虑肾小球是原发性损害;还是继发于机体其他系统异常造成,例如心脏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某些风湿性行为造成肾脏损害。因为不同原因、不同治疗方案,通常继发性肾脏损害,需要针对原发性疾病来进行积极治疗,这种肾脏损害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
60327播放1689071381
26774播放1693290397
20520播放1676758003
51136播放1692181633
63171播放1684982616
89930播放1686276269
33583播放1697988528
67980播放1688094091
83747播放1690280348
14220播放168627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