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花、根茎、秆入药,秋冬采收。那么芦苇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芦苇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芦苇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芦苇的简介
【通用名称】芦苇
【其他名称】
【药物名称】芦苇
【别名】白马草,芦草。
【科属】禾本科
【植物形态】植物形态:多年生高大草本,具粗壮的地下匍匐茎;杆直立,高2~5米,中空,表面平滑,常有白粉。叶二列式互生,具抱茎的叶鞘,叶片线形,披针形,扁平,长15~60厘米,宽2~5厘米,光滑或边缘粗糙。叶舌长1~2毫米,成一轮毛状。花紫色或淡黄色,穗状花序组成为顶生圆锥花序,长达40厘米,小穗线状披针形,有小花3~7朵,颖不等长第一颖长约为第二颖之半或更短,外稃无毛,基盘具丝状长毛。颖果椭圆形与内外稃分离。
芦苇的功效与作用
根茎为利尿、健胃、解毒药,并有清凉镇呕作用,用于一切热病之口渴及小便赤涩,能溶解胆液凝石,治黄疸,急性关节炎等。又可用为食鱼、蟹、河豚中毒解毒药。
芦苇的用法用量
根茎5钱~1两。
拓展阅读:芦苇的 生态分布
产我国南北各地;多生于浅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