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薯块根入药,9~10月采收,鲜用。种子有毒供药用,在9~12月采收。那么豆薯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豆薯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豆薯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豆薯的简介
【通用名称】豆薯
【其他名称】
【药物名称】豆薯
【别名】葛薯,地瓜,土瓜,凉瓜,地萝卜,凉薯,沙葛。
【科属】豆科
【植物形态】植物形态:一年生草质藤本,地下有肉质块根,肥大,圆锥形或纺锤形而具4~6棱,根皮淡黄色,富有纤维,易剥去,肉白色,味甜多汁,茎缠绕状,有毛。叶互生,具长柄,小叶3片,长宽几相等,顶端一片宽达10厘米,有时可达15厘米,菱形,两侧小叶较小,有短柄。不对称,叶脉由基部三出再作羽状分歧,在背面隆起,生伏状细柔毛,表面全部有毛,花蓝紫色或淡紫红色,蝶形,3、4朵腋生总状花序,萼钟形,5裂,雄蕊10枚,两体,子房有毛。荚果棕褐色,表面平滑有光泽。
豆薯的功效与作用
能止渴,解酒毒。种子有毒,可作杀虫剂,对治防烟、甘蔗、棉蚜虫有效。
豆薯的用法用量
块根鲜品4~8两。
拓展阅读:豆薯的生态分布
产我国长江以南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