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
鸦胆子简介: 鸦胆子,又名老鸦胆、鸦胆、苦榛子、苦参子、鸦蛋子、鸭蛋子、鸭胆子、解苦楝、小苦楝。 鸦胆子药性: 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鸦胆子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截疟,止痢,腐蚀赘疣。用于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 鸦胆子适应症: 杀虫;主热毒血痢;冷痢;休息痢;疟疾;痔疮;痈肿;阴痒;白带等。 鸦胆子临床应用: 治疗阿米巴痢疾,治疗疟疾,治疗滴虫性及阿米巴原虫性阴道炎,治疗赘瘤,治脚鸡跟,用鸦胆子仁内服… [详细]
地锦草
地锦草简介: 别名草血竭、血见愁草、血见愁、小虫儿卧单、铁线草、普瓣草、血风草、马蚁草、雀儿卧单、猢狲头草、扑地锦、奶花草、奶草、奶汁草、铺地锦、铺地红、红莲草、斑鸠窝、三月黄花、地蓬草、铁线马齿苋、蜈蚣草、奶疳草、红茎草、红斑鸠窝、地马桑、红沙草、凉帽草、小苍蝇翅草、红丝草、小红筋草等。 地锦草的药性: 味辛、性平。 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止血。 地锦草适应症: 主痢疾,泄泻,黄疸,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乳汁不下,跌打肿痛及热毒疮疡… [详细]
木蝴蝶
木蝴蝶简介: 又名千张纸、兜铃、大刀树、三百两银药、玉蝴蝶、破布子、白故纸、海船果心、白玉纸、满天飞 木蝴蝶药物的性状特征: 叶对生,2-3回羽状复叶,着生于茎的近顶端;小叶多数,卵形,全缘。总状花序顶生,长约25厘米。花大,紫红色,两性。花萼肉质,钟状。蒴果长披针形,扁平,木质。种子扁圆形,边缘具白色透明的膜质翅。花期6-9月。 木蝴蝶的功效和作用: 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用于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 木蝴蝶产地分布: 主产于云南思茅、普洱、墨江,广西百色、宁明、龙津,贵州安龙、望谟、罗甸。销全国并出口。此外海南省、广东和四川有少量生产… [详细]
椿皮
椿皮简介: 别名臭椿、椿根皮、樗白皮、樗根皮。 椿皮药性: 苦、涩,寒。归大肠、胃、肝经。 椿皮功效与作用: 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用于赤白带下,湿热泻痢,久泻久痢,便血,崩漏。 椿皮适应症: 椿皮,专以固摄为用,故泻痢肠风,遗浊崩带者,并主之。然必病久而滑,始为相宜,若新病蚤服,强勉固涩,必变他症而成痼疾矣。凡用刮去粗皮,生用则能通利,酸醋炙即能固涩… [详细]
青蒿
青蒿简介: 别名草蒿,廪蒿,茵陈蒿、邪蒿,香蒿,苹蒿,黑蒿,白染艮,苦蒿 青蒿药性: 苦,辛,寒。归肝、胆经、三焦、肾经。 青蒿功效与作用: 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该品苦寒清热,辛香透散,善使阴分伏热透达外散,为阴虚发热要药,此外兼有解暑,截虐之功。 青蒿适应症: 青蒿性味苦寒,但不伤脾胃。具有清热解暑,退虚热、宣化湿热的功效。青蒿含有挥发油、青蒿素等成分,有明显的降温解热作用,还能帮助排汗。所以,夏日将青蒿水煎液作为清凉饮料,是防治中暑的良药… [详细]
白薇
白薇简介: 别名:薇草、知微老、老瓜瓢根、山烟根子、百荡草、白马薇、白前、老君须。 白薇药性: 味苦;咸;性寒。肺经;胃经;肝经 白薇功效与作用: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阴虚内热,风温灼热失眠,肺热咳血,温疟,产后虚烦血厥,热淋,血淋,风温痛,瘰疬。 白薇适应症: 用于阴虚内热,风温灼热失眠,肺热咳血,温疟,产后虚烦血厥,热淋,血淋,风温痛,瘰疬… [详细]
地骨皮
地骨皮简介: 又名杞根、地骨、地辅、地节、枸杞根、枸杞根皮等。 地骨皮药性: 地骨皮味甘,性寒,无毒。归肺、肾经。 地骨皮功效与作用: 清虚热,泻肺火,高血压,扁平疣,掌跖疣,泛发性湿疹,牙髓炎疼痛,疟疾,骨蒸肌热,热劳,吐血,下血,血淋,风虫牙痛,耳聋有脓水不止,痔疮,外阴肿痛,阴道炎,肾虚,腰痛,小便出血,口舌生疮,男子下疳,补肾壮阳,足趾鸡眼,中风,水肿,脚气等。 地骨皮适应症: 地骨皮常用于吐血、衄血等症,可与白茅根、侧柏叶等配用。对阴虚发热、低热不退等症,常与青蒿、鳖甲、白薇等药配用… [详细]
银柴胡
银柴胡简介: 银柴胡为石科植物银柴胡的根,又名白根子、土参、银夏柴胡。 银柴胡的性状特征: 本品呈类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0cm,直径0.5~2.5cm。表面浅棕黄色至浅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多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习称“砂眼”,从砂眼处折断可见棕色裂隙中有细砂散出,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 银柴胡的功效和作用: 清热药,清虚热药 功效主治清热凉血。治虚劳骨蒸,阴虚久疟,小儿瘠热羸瘦。 银柴胡的宜忌: 外感风寒,血虚无热者忌用… [详细]
胡黄连
胡黄连简介: 双子叶植物玄参科胡黄连的干燥根茎,别名假黄连、割孤露泽、胡连、西藏胡黄连。 胡黄连性状特征: 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2cm,直径0.3~1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气微,味极苦。 胡黄连的功效和作用: 清湿热,除骨蒸,消疳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痔疾,骨蒸潮热,小儿疳热。 胡黄连的保护价值: 胡黄连属为单种属植物,特产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地区,是玄参科婆婆纳族的最原始类群之一,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详细]
金果榄
金果榄简介: 防己科植物青牛胆的块根,别名山慈菇、金牛胆、地苦胆、金狮藤。 金果榄的性状特征: 根不规则长圆形、陀螺形或不规则圆形,大小悬殊,长3~15cm,直径2~9cm。表面棕黄色或淡褐色,有深而密的纵横皱纹,质坚实,横切面黄白色,粉性,皮部甚狭,形成层环隐约可见,木部外缘可见少数导管束,呈放射状。味极苦。 金果榄的功效和作用: 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痈疽疔毒,泄泻,痢疾,脘腹热痛。 金果榄的生长采摘: 生于疏林、灌丛中或石隙间。主产四川、湖南、广西。秋、冬季采挖,去须根,洗净, 晒干 … [详细]
败酱草
败酱草简介: 别名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牙。 败酱草的药性: 辛、苦,凉。入胃、大肠、肝经。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临床上常与红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黄等配伍,用治肠痈;与鱼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芦根等配伍,用治肺痈;与银花、连翘等配伍,用治疮痈肿毒,同时用本品鲜草捣烂外敷。配红花、山楂等药,治产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症。 败酱草的适应症: 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详细]
射干
射干简介: 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春初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别名乌扇、扁竹、绞剪草、剪刀草、山蒲扇、野萱花、蝴蝶花 射干的药性: 苦,寒。 射干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射干的药理作用: ①抗微生物作用②消炎作用。常和牛蒡子、桔梗、甘草等配合应用,能清热毒、消肿痛。与麻黄、紫菀、款冬等配合应用治咳嗽痰喘。实火及脾虚便溏者不宜。孕妇忌服… [详细]
山豆根
山豆根简介: 本品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别名广豆根 山豆根的药性: 苦,寒,有毒。 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 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治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喘满热咳,黄疸,下痢,痔疾,热肿,秃疮,疥癣,蛇、虫、犬咬伤。 山豆根的适应症: 山豆根苦降泄热,主要用于咽喉红肿热痛属于实火肺热者。根据实践经验,本品用一般剂量,对胃无刺激性,如剂量过大,易致呕吐,如用至一两,能引起中毒而发生呕吐、腹泻、胸闷、心悸… [详细]
马勃
马勃简介: 俗称牛屎菇或马蹄包有的地方叫药包子,马屁泡。属担子菌类马勃科。 马勃药性: 辛、平,无毒。 马勃功效与作用: 马勃配伍青黛马勃味辛性平,清热解毒、宣肺利咽, 功擅宣散;青黛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长于清热。二者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因热邪火毒所致者。马勃配伍薄荷、牛蒡子、板蓝根马勃能散肺经风热而利咽止痛;薄荷、牛蒡子能疏散风热利咽;板蓝根长于解毒利咽。诸药伍用,有疏散风热、利咽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经风热所致之咽喉肿痛。 马勃适应症: 主要用作局部止血药,兼治咽喉痛、失音等… [详细]
青果
青果简介: 橄榄、黄榄、白榄 青果药性: 甘、酸,平。归肺、胃经。 青果功效与作用: 青果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视黄醇当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钙、铁、磷、镁、锌、硒等成分。青果味甘酸,性平,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开胃降气,除烦醒酒之功效,适应于治咽喉肿痛,咳嗽吐血,菌痢,癫痫,暑热烦渴,肠炎腹泻等病症。 青果价值: 敷面润体;除皱;护发;上、卸妆;润唇;护足;减肥… [详细]
锦灯笼
锦灯笼 的 简介: 别名挂金灯、金灯、灯笼果、红姑娘、泡泡。 锦灯笼的药性: 苦,寒。归肺经。 锦灯笼 的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用于咽痛音哑,痰热咳嗽,小便不利,外治天疱疮,湿疹。 锦灯笼 的 利用价值: 锦灯笼为茄科酸浆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果实供食用,成熟果食甜美清香,是营养较丰富的水果蔬菜。浆果富含维生素C,青果味酸或苦,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清热利尿,外敷可消炎… [详细]
苦菊
苦菊简介: 又名苦菜,苦菊味略苦,颜色碧绿,可炒食或凉拌,是清热去火的美食佳品。 苦菊 的药性: 味苦,性寒。 苦菊 的功效与作用: 防治贫血、消暑保健、杀菌消炎、促进发育。 苦菊 适应症: 宫颈癌、直肠癌、肛门癌症、黄疸性肝炎、咽喉炎、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详细]
黄菊花
黄菊花简介: 玫黄菊花,别名孔雀草,全草可入药,夏、秋季采收。 黄菊花的性味: 性平,味苦。 黄菊花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止咳。 黄菊花适应症: 咳嗽,痢疾,顿咳,牙痛,风火眼痛、痄腮,乳痛。… [详细]  
白菊花
白菊花简介: 又名甘菊、杭菊、杭白菊、茶菊、药菊等。 白菊花的药性: 白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 白菊花的功效与作用: 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清肝泻火,疏肝解郁,益阴明目,目赤肿痛,肝肾不足,目暗昏花,肝阳上亢,头痛眩晕,治疔疮肿毒,美容养颜、补血提神,延缓衰老;降压,预防心绞痛,抗炎强身,眼睛疲劳干涩视力模糊,治疔肿,喉疔,喉癣,皮肤死肌等。 白菊花适应症: 用于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致目赤肿痛;能清热平肝,治疔疮肿毒… [详细]
兰香子
兰香子简介: 兰香子又称罗勒籽,大小如芝麻,内含于果实中,颗粒饱满圆润,具有清理肠胃、降血脂等功效。 兰香子的性味: 味辛,性温。 兰香子的功效与作用: 清理肠胃、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减肥 、 清热、健脾、养胃。 兰香子适应症: 疏风解表,祛风消肿,散瘀止痛,活血通经。用于外感头痛,食胀气滞,胃脘痛。… [详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