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藤
红藤简介: 红藤为木通科、大血藤属落叶、木质藤本植物;茎红褐色;常见于山坡灌丛、疏林等。 红藤的药性: 味苦,性平。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 根茎可药用,有通经活络、散瘀止痛、理气行血、杀虫等功效。 红藤适应症: 主治风湿痛、天气变化导致的关节酸胀、跌打损伤、痛经、闭经、蛔虫。
桂圆皮
桂圆皮简介: 桂圆皮是桂圆的外皮,是很好的一味中药材,一般晒干后使用。 桂圆皮的药性: 味苦,性平。 桂圆皮的功效与作用: 可以驱除体内寒凉,温润脾胃,祛风散邪和聪耳明目也是它最重要的功效。 桂圆皮适应症: 可以用于人类痈疽和溃疡性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对那些顽固不愈的伤口有良好的愈合功效。
鸡屎藤
鸡屎藤简介: 鸡屎藤,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鸡矢藤的全草,夏季采收全草,晒干。 鸡屎藤的药性: 味甘、微苦,性平。 鸡屎藤的功效与作用: 具有祛风利湿,止痛解毒,消食化积,活血消肿之功效。 鸡屎藤适应症: 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外伤性疼痛,肝胆及胃肠绞痛,消化不良,小儿疳积,支气管炎。
黑豆
黑豆简介: 黑豆又名橹豆、黑大豆等。黑豆具有高蛋白、低热量的特性,外皮黑,里面黄色或绿色。 黑豆营养成分: 黑豆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同时又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黑豆色素、黑豆多糖和异黄酮等。 黑豆药性: 甘,平。入脾、肾经。 黑豆功能主治: 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治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浮肿,风痹筋挛,产后风痉、口噤,痈肿疮毒;解药毒… [详细]
松子
松子简介: 是松树的种子。松子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别名松籽、松子仁、海松子、罗松子、红松果等。 松子药性: 性平,味甘。 松子功效与作用: 具有补肾益气、养血润肠、滑肠通便、润肺止咳等作用。既是重要的中药,久食健身心,滋润皮肤,延年益寿,也有很高的食疗价值。 松子适应症: 对老年体弱、腰痛、便秘、眩晕、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均有补肾益气、养血润肠、滋补健身的作用。治疗燥咳、吐血、便秘等病… [详细]
千斤拔
千斤拔简介: 千斤拔,别称:蔓千斤拔、吊马桩、吊马墩等。在中国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等地分布。 千斤拔的药性: 味甘、涩,性平。 千斤拔的功效与作用: 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强筋壮骨、消炎止痛等作用。 千斤拔适应症: 治风湿骨痛、腰肌劳损、偏瘫,及慢性气管炎、乳腺炎、小儿麻痹后遗症、毒蛇咬伤等症。… [详细]
亚麻籽
亚麻籽简介 :亚麻的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有极强的坚果风味,即使在烤制食品中也是如此。 亚麻籽的药性 :味甘;性平。 亚麻籽的功效与作用 :养血祛风;润燥通便 亚麻籽适应症 :麻风;皮肤干燥;瘙痒;脱发;疮疡湿疹;肠燥便秘。
独活
独活简介: 又名独摇草、独滑、长生草、川独活、肉独活、玉活等。 独活的药性: 独活味辛、苦,性微温;归肝、肾、膀胱经。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胜湿,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阴寒头痛、面瘫口喁。解表散寒:治感冒恶寒、头身疼痛、上肢疼痛、肩关节周围炎;慢性气管炎,镇咳、平喘,降压,解痉,抗菌,镇静、催眠、镇痛、抗炎,抗溃疡,抗肿瘤;外用治疮痈肿痛;光敏感活性用来治白癜风。 独活的适应症: 常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可治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治疗风寒湿痹,白癜风… [详细]
威灵仙
威灵仙的简介: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 、棉团铁线莲(山蓼)或东北铁线莲(黑薇)的干燥根及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威灵仙的药性: 辛、咸,温。 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涎,散癖积。治痛风、顽痹、腰膝冷痛,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 威灵仙适应症: ①治疗腮腺炎②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③治疗丝虫病④治疗关节炎⑤治疗麦粒肿、结膜炎等⑥治疗扁桃体炎⑦治疗骨鲠… [详细]
川乌
川乌简介: 正名为乌头,别名鹅儿花、铁花、五毒;被子植物门,毛茛科,乌头属,生于山地草坡或灌丛中。根呈不规则圆锥形,气微,味辛、麻舌。 川乌的药性: 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 川乌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川乌适应症: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病症。一般炮制后内服。生川乌酊外用能刺激皮肤,继而产生麻木感,故外用作某些神经痛及风湿的镇痛剂… [详细]
蕲蛇
蕲蛇简介: 属腹蛇科、腹蛇属,咬人后五步即死,又名大白花蛇、棋盘蛇、五步蛇 蕲蛇药物的性状特征: 本品卷呈圆盘状,体长可达2m。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尾端向上,习称“翘鼻头”。上腭有管状毒牙,中空尖税。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 蕲蛇的功效和作用: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蕲蛇药物采制: 多在夏、秋两季捕捉,剖开蛇腹,去内脏,洗净,用竹片撑开腹部,盘成圆盘状,干燥后拆除竹片… [详细]
乌梢蛇
乌梢蛇的简介: 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别名:剑脊乌梢,黑花蛇,乌峰蛇,青蛇,乌风蛇、黄风蛇。 乌梢蛇的药性: 本品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气腥,味淡。 乌梢蛇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乌梢蛇适应症: 血虚生风者忌用… [详细]
木瓜
木瓜简介: 别名贴梗海棠、铁脚梨、皱皮木瓜、宣木瓜 木瓜药性 :酸,温。归肝、脾经。 木瓜功效与作用: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主风湿痹痛,肢体酸重,筋脉拘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下部腰膝无力,由于精血虚、真阴不足者不宜用。伤食脾胃未虚、积滞多者,不宜用。 木瓜适应症: 用量6~9克,煎汤内服,用治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肿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用木瓜片5片/次,3次/日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木瓜冲剂治急性病毒性肝炎;木瓜胶代血浆治出血性休克,又可治风湿性关节炎、脚癣等… [详细]
蚕沙
蚕沙简介: 原蚕屎、晚蚕沙、蚕砂、原蚕沙、马鸣肝、晚蚕矢、二蚕沙、蚕屎。蚕沙味甘;辛;性温。肝;脾;胃经 蚕沙的性状: 干燥的蚕沙,呈短圆柱形小粒,长2~5毫米,直径1.5~3毫米。表面灰黑色,粗糙,有6条明显的纵棱及3~4条横向的浅纹。两端略平坦,呈六棱形。质坚而脆,遇潮湿后易散碎。 蚕沙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主风湿痹痛;肢体不遂;风疹瘙痒;吐泻转筋;闭经;崩漏 蚕沙适应症: 用于风湿痹痛,腰脚冷痛,皮肤痒疹。血不养筋、手足不遂者禁服… [详细]
伸筋草
伸筋草的简介: 本品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别名:石松、狮子尾、狮子草、绿毛伸筋、小伸筋、舒筋草 伸筋草的性状: 本品匍匐茎呈细圆柱形,略弯曲,其下有黄白色细根。直立茎作二叉状分枝。叶密生茎上,螺旋状排列,皱缩弯曲,线形或针形,长3 ~5mm ,黄绿色至淡黄棕色,无毛,无臭,味淡。 伸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伸筋草适应症: 伸筋草醇提取物有明显镇痛作用;水浸液有解热作用;其混悬液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和增强可卡因的毒性反应… [详细]
寻骨风
寻骨风简介: 别名清骨风、猫耳朵、穿地节、毛香、白毛藤、地丁香、黄木香、白面风、兔子耳、清骨凤、毛风草、猴耳草。 寻骨风的药性: 多年生缠绕草本,全株密被白黄色绵毛。茎细长,具数条纵沟。叶互生,卵形或卵圆状心形。花单生于叶腋。蒴果椭圆状倒卵形,胞伺开裂。种子扁平。 寻骨风的功效与作用: 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可单味浸酒服或与桑枝、络石藤配伍应用。治胃痛可配海螵蛸、陈皮同用;用治睾丸肿痛可与鸡蛋同煮,饮汤食蛋;用治跌打伤痛可配透骨草等同用。此外,本品内服还可用治癌肿,外用可治外伤出血等。 寻骨风的适应症: 祛风湿,通络止痛。治风湿关节痛,腹痛,疟疾,痈肿… [详细]
松节
松节的简介: 为松科植物油松、马尾松或云南松的枝干的结节。多于采伐时或木器厂加工时锯取之,经过选择修整,晒干或阴干。别名:黄松木节、油松节、松郎头。 松节的药性: 苦,温。 松节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痛,大骨节病,跌打肿痛。 松节适应症: 与桑枝比较,两者都能祛风湿,但松节祛风湿偏于寒者,桑枝祛风湿偏于热者,各有所长。适用于筋骨、关节风湿痹痛,配入复方或单用浸酒服,方如风湿二方。阴虚血燥者慎服… [详细]
海风藤
海风藤的简介: 本品为胡椒科植物风藤的干燥藤茎。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根、叶,晒干。别名:爬岩香、风藤 海风藤的药性: 本品呈扁圆柱形,微弯曲,长15~60cm,直径0.3~2cm。表面灰褐色或褐色,粗糙,有纵向棱状纹理及明显的节。气香,味微苦、辛。 海风藤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湿;通经络;理气;止痛。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脘腹冷痛;水肿。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哮喘,久咳。 海风藤禁忌: 服时不可加温,否则失效。心脏病人及孕妇忌服,感冒及月经期暂停服。阴虚火旺者慎服海风藤… [详细]
青风藤
青风藤简介: 青风藤为防己科植物青藤或毛青藤等的藤茎,又名大风藤、吹风散、黑防己、排风藤、青防己、清风藤、青藤、寻风藤 青风藤性状特征: 呈细长圆柱形,直径5~20mm,外表灰褐色或棕褐色,有纵皱及横向皮孔,节处膨大。体轻,质坚实而脆,易折断,断面灰黄色或淡灰棕色,不平坦。横切面韧皮部很窄,木质部导管与射线呈放射状排列,导管较大。气弱,味苦。 青风藤的功效和作用: 祛风湿,利小便。治风湿痹痛,鹤膝风,水肿,脚气。 青风藤的生态环境: 生于山坡灌丛中或山谷林阴下或沟旁。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河北、广东、贵州… [详细]
丁公藤
丁公藤简介: 别名麻辣子、包公藤、麻辣仔藤、斑鱼烈。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晒干。 丁公藤的药性: 本品为斜切的段或片,直径1~10cm。外皮灰黄色、灰褐色或浅棕褐色,稍粗糙,有浅沟槽及不规则纵裂纹或龟裂纹。质坚硬,纤维较多,不易折断。切面椭圆形。 丁公藤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丁公藤适应症: 用于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扑肿痛。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可单用酒水各半煎服;或与桂枝、麻黄、当归等制成酒剂,以治风寒湿痹,手足麻木等… [详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