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决明
石决明简介: 别名鲍鱼壳、九孔螺、九孔石决明 石决明药性: 咸,寒。 石决明功效与作用: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劳热,青盲内障。有清热、镇静、降血压、拟交感神经的作用,有抗感染作用。 石决明临床应用: 生石决明,平肝潜阳,清热明目功力较强,善治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头目眩晕;煅石决明,减寒凉之性,加强收涩之功,多能平肝敛肝,用于骨蒸劳热,青盲内障,外伤出血在;盐石决明;增咸寒滋阴之力,长于补肝益肾,滋阴清热… [详细]
珍珠母
珍珠母简介: 又名真珠母、明珠母、珠牡、珠母。 珍珠母的性状特征: 合渍珠母贝,贝壳为斜四方形,壳质较脆,壳长50-90mm,宽18-32mm,高与长相近,较大个体高可达100mm以上。壳顶位于前方,两侧有耳,前耳较后耳稍小。两壳不等,右壳较平,左壳稍凸,右壳前耳下方有一明显的足丝凹陷。 珍珠母的功效和作用: 平肝潜阳,定惊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烦躁失眠,肝热目赤,肝虚目昏。 珍珠母主要产地: 分布于广东、广西沿海,尤以北部湾较为常见,广西合浦产量最高… [详细]
牡蛎
牡蛎简介: 又名蛎蛤、左壳、海蛎子、蛎黄、生蚝、鲜蚵、蚝仔等 牡蛎的药性: 牡蛎味甘、咸,性微寒,无毒。归肝、肾经。 牡蛎的功效与作用: 眩晕耳鸣,症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尿频,阳痿早泄,前列腺肥大,崩漏带下,胃酸过多,乳房结块,手足振颤,心悸失眠,烦躁不安,抗疲劳,提高性机能,痛经妇女,风湿痛,腰膝酸软,虚损劳疾,阴虚血亏,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等。 牡蛎的适应症: 用于治心神不安,惊悸怔忡,失眠多梦;水不涵木,阴虚阳亢,头目眩晕,烦躁不安,耳鸣;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瘿瘤等… [详细]
紫贝齿
紫贝齿简介: 别名紫贝、文贝、紫贝子、南蛇牙齿、狗支螺。主产 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海群岛、福建、广东等地。 紫贝齿药性: 咸,平,归肝经。 紫贝齿功效与作用: 紫贝齿栖息于低潮区岩石块的下面或珊瑚礁的洞穴内。含碳酸钙(90%以上)、镁、铁、硅、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和氯化物等。燃烧后,碳酸盐分解,产生氧化钙等。能解热、降低血管通透性、抗肝损伤等。清心安神,平肝明目。 紫贝齿适应症: 用于惊悸心烦,失眠多梦,小儿高热抽搐,肝火目赤翳障,眩晕头痛等症… [详细]
代赭石
代赭石简介: 别名须丸、赤土、代赭、血师、紫朱、赭石、土朱、铁朱、红石头、赤赭石、丁头代赭、钉头赭石、钉赭石,为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为不规则的扁平块状,大小不一。全体棕红色或铁青色,用手抚摸,则有红棕色粉末沾手,表面有圆形乳头状的突起,习称"钉头代赭",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 代赭石的药性: 味苦甘,平。入肝、胃、心胞经。 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镇逆,凉血止血。 代赭石适应症: 治噫气呕逆,噎膈反胃,哮喘,惊痫,吐血,鼻衄,肠风,痔瘘,崩漏带下… [详细]
刺蒺藜
刺蒺藜简介: 别名蒺藜、白蒺藜、硬蒺藜、蒺骨子。一年生草本,茎由基部分枝,平卧,淡褐色,长可达1米左右,全体被绢丝状柔毛。果为5个分果瓣组成,每果瓣具长短棘刺各1对,背面有短硬毛及瘤状突起。 刺蒺藜药性: 味苦、辛,性温。入肝、肺经。 刺蒺藜功效与作用: 散风,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明目,下气。 刺蒺藜适应症: 治头痛,身痒,目赤肿翳,胸满,咳逆,症瘕,乳难,痈疽,瘰疬。平肝;解郁;祛风明目。主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房胀痛;乳闭不通;经闭;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白癜风;疮疽;瘰疬… [详细]
罗布麻
罗布麻简介: 别名 野麻、野茶、茶叶花、红花草、红柳子 罗布麻的药性: 甘;微苦;性凉,归肝经。 罗布麻的功效与作用: 能清热降火,平肝息风,具有强心作用,有降血压、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同时具有增强免疫、平喘止咳、消除抑郁、活血养颜、解酒护肝、降解烟毒、软化血管、通便利尿等功效。 罗布麻的适应症: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等症;对高血压、高血脂、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头晕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有明显效果,主治眩晕;头痛;心悸;失眠;肝炎腹胀,肾炎浮肿,脾虚慢惊者慎用… [详细]
生铁落
生铁落的简介: 为生铁煅至红赤,外层氧化时被锤落的铁屑。取煅铁时打下之铁落,去其煤土杂质,洗净,晒干。或煅后醋淬用。 生铁落的药性: 辛、凉。归肝、心经。 生铁落的功效与作用: 镇心安神,清热化痰。治癫、狂、痫。 生铁落适应症: 铁落经火煅醋淬后,变成醋酸铁,使易于吸收,且能促进红钿胞的新生和增加血红素的数值,有补血作用。并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服后安神静睡,不可惊骇叫醒,犯之则病复作,难乎为力。肝虚及中气虚寒者忌服… [详细]
穞豆衣
穞豆衣的简介: 为黑大豆的种皮,灰色或灰黑色,卵圆形。穞豆衣种子卵圆或近圆形,种皮黑色。 全国各地均栽培。种子或种皮入药,种皮称为穞豆衣,成熟时收取。 穞豆衣的药性: 甘,平。归肝,肾经。 穞豆衣的功效与作用: 穞豆衣为黑大豆的种皮,体轻,质脆,具豆腥气味,可滋阴养血,平肝益肾,适用于肝血不足,血虚肝旺,或阴虚阳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滋阴清热:用于阴虚潮热盗汗。 穞豆衣的适应症: 抗菌作用;抗真菌;降压;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 [详细]
羚羊角
羚羊角简介: 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羚羊角的药性: 味咸;性寒。归肝经、心经。 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清热镇痉,平肝熄风,解毒消肿。质重镇降;具有清热镇惊,平肝熄风,明目退翳,凉血解毒的功效。(熄风止痉 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 羚羊角的适应症: 用于热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抽搐,小儿惊风,目赤翳膜,热毒下血,斑疹,疮毒。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详细]
牛黄
牛黄简介: 本品为牛科动物牛干燥的胆结石。宰牛时,如发现有牛黄,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阴干。别名:丑宝、天然牛黄 牛黄药性: 甘,凉。 牛黄功效与作用: 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牛黄适应症: 配以麝香、天竺黄、全蝎、钩藤,则豁痰开窍、清热镇痉;配黄连、黄芩、栀子、郁金、朱砂,则清热解毒、开窍安神;配青黛、珍珠、人指甲、象牙屑、冰片,则清热解毒、消肿定痛… [详细]
钩藤
钩藤简介: 别名钩丁、吊藤、鹰爪风、倒挂剌等。是茜草科钩藤属常绿藤本植物,攀援状灌木,茎枝方柱形纤细无毛,叶纸质呈椭圆形,头状花序。 钩藤的药性: 甘,凉。归肝、心包经。 钩藤的功效与作用: 钩藤以干燥带钩茎枝入药,具有镇静、降压、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功能,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药材之一,临床上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 钩藤适应症: 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小儿惊痫瘈疭,血压偏高等症… [详细]
天麻
天麻简介: 别名 赤箭、离母、鬼督邮、神草 天麻的药性: 性辛、温、无毒。归肝经。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 天麻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天麻的适应症: 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癫痫抽搐,破伤风。头昏眼花,神经衰弱,风寒湿痹,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等症。临床应用证明,对血管性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都有显著疗效… [详细]
地龙
地龙简介: 别名 蚯蚓、螼、螾、丘螾、蜿蟺、引无、附蚓 地龙的药性: 性寒,味咸。胃呆纳少者不宜多用 地龙的功效与作用: 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镇痉,解毒等功效;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利尿、镇痛、平喘、降压、解热、抗惊厥等作用,研末吞服,每次1-2g。 地龙的适应症: 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麻痹,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症。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咳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通、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等症… [详细]
全蝎
全蝎简介: 虿、奎、杜伯、主簿虫、虿尾虫、全虫、茯背虫、蝎子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全蝎药性: 辛,平。归肝经。 全蝎功效与作用: 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全蝎适应症: 治疗癫痫;治疗痹痛;治疗淋巴结结核;治疗烧伤;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详细]
蜈蚣
蜈蚣简介: 别名 天龙、百脚、吴公、百足虫 蜈蚣的药性: 咸、辛,温。有毒。归肝、脾、肺经。 蜈蚣的功效与作用: 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多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血虚生风及孕妇禁用。 蜈蚣做法指导: 凡用于止痉,多与全蝎相须为用;凡顽痹疼痛麻木者,可与防风、独活、威灵仙等配伍,以增祛风通络舒筋之功;凡瘰疬结块未溃者,可单用研末调服,或用夏枯草煎汤送服… [详细]
僵蚕
僵蚕简介: 蚕蛾科昆虫家蚕感染白僵菌死的干燥体,别名白僵蚕、僵虫、天虫。 僵蚕的性状特征: 本品略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长2~5cm,直径0.5~0.7cm。表面灰黄色,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丝腺环4个。气微腥。味微咸。 僵蚕的功效和作用: 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 僵蚕的不良反应: 僵蚕内服可致过敏反应,出现痤疮样皮疹及过敏性皮疹,停药后均能消失。少数患者有口咽干燥、恶心、食欲减少、困倦等反应… [详细]
白蒺藜
白蒺藜简介: 白蒺藜,以颗粒均匀、饱满坚实,灰白色着为佳,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白蒺藜的性味: 性平,味苦。 白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解郁,祛风明目。 白蒺藜适应症: 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 [详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