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清热药
解表药
清热药
温里药
活血化瘀药
理气药
消食药
止血药
展开
天门冬
天门冬简介: 金天门冬又名天冬,有着极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天门冬的性味: 味甘,性寒 天门冬的功效与作用: 养阴生津、清心消渴、润肠通便、抗菌消炎、除燥降火。 天门冬适应症: 阴虚发热、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咽喉肿痛
石膏
石膏的简介: 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石。别名大石膏、玉大石、白虎、冰石、细理石 石膏的药性: 甘、辛,大寒。 石膏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石膏的药理作用: (1)用于温热病、肺胃大热、高热不退、口渴、烦燥、脉洪大等症。(2)用于温病高热,身发斑疹。(3)用于胃火亢盛所致的头痛、齿痛、牙龈肿痛等症。(4)用于肺热咳嗽、气喘。(5)用于湿疹水火烫伤,疮疡溃后不敛及创伤久不收口… [详细]
寒水石
寒水石简介: 又称凝水石、水石、鹊石,是一种矿石中药材,为天然沉积矿物单斜晶系硫酸钙或三方晶系碳酸钙矿石。 寒水石特征: 多为规则的块状结晶,常呈斜方柱形,有棱角白色或黄色,表面平滑,有玻璃样。质坚硬而脆,硬度3,比重2.7。气微,味淡。 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有清热降火;利窍;消肿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丹毒烫伤。 寒水石的生长环境: 广泛形成于沉积作用,如海盆或湖盆地中化学沉积的石膏,常与石灰岩、红色页岩、泥灰岩等成层出现… [详细]
知母
知母简介: 本品为单子叶植物百合科知母的干燥根茎,又名蒜辫子草、羊胡子根、地参、蚔母、连母、野蓼 知母的性状特征: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知母的功效和作用: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知母采制贮藏: 春秋二季均可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或除去外皮,晒干。置通风干燥处,防潮,以备切片入药,生用,或盐水炙用… [详细]
芦根
芦根简介: 别名 芦茅根、苇根、芦头、芦柴根 芦根的药性: 甘,寒。归肺、胃经。 芦根的功效与作用: 体轻质润,降中有升;具有清热生津,和胃止呕,利尿,透疹的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芦根的鉴别用药: 芦根为芦苇的根茎,苇茎为芦苇的嫩茎。二者出自同一种植物,功效相近。但芦根长于生津止渴,苇茎长于清透肺热,略有侧重。药市中多无苇茎供应,可以芦根代之… [详细]
天花粉
天花粉的简介: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纵剖成瓣,干燥。别名:栝楼根、白药、瑞雪、天瓜粉、花粉、屎瓜根、栝蒌粉、萎粉 天花粉的药性: 甘、微苦,微寒。 天花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脾胃虚寒大便滑泄者忌服。 天花粉的药理作用: ①治百合病渴②治大渴③治消渴,除肠胃热实④治黑疸危疾⑤治小儿忽发黄,面目皮肉并黄⑥治虚热咳嗽⑦跌打损伤,胸膛痛疼难忍,咳嗽多年不止… [详细]
竹叶
竹叶的简介: 别名 淡竹叶、竹亚科、倭竹族、刚竹属。 竹叶的药性: 甘、淡、胃经、心经、肺经。 竹叶的功效作用: 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 竹叶的相关记载: 《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药性论》:主吐血热毒风,止消渴。《食疗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日华子本草》: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 [详细]
淡竹叶
淡竹叶简介: 别名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竹叶门冬青、竹叶麦冬、金竹叶、长竹叶、山冬、地竹、野麦冬、淡竹米、林下竹、土麦冬。 淡竹叶的药性: 味甘、淡,性寒。 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 根药用,其性味甘淡,能清心、解热、利尿、祛烦躁及催产之效,对于牙龈肿痛、口腔炎等也有良好的疗效。 淡竹叶适应症: 主治胸中疾热、咳逆上气、吐血、热毒风、止消渴、压丹石毒、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痛头风、止惊悸、瘟疫迷闷、杀小虫、除热缓脾… [详细]
腊梅花
腊梅花简介: 腊梅花,亦称蜡梅,一名黄梅。因花色似蜡,又值农历腊月开放,故而得名。 腊梅花的药性: 味甘、微苦,性凉,小毒。 腊梅花的功效与作用: 具有解暑生津,理气止痛,顺气止咳,散寒解毒的功效。 腊梅花适应症: 可治疗心烦口渴、气郁胸闷,跌打、腰痛、风湿麻木、风寒感冒,刀伤出血等症。… [详细]
鸭跖草
鸭跖草简介: 竹节菜、鸭鹊草、耳环草、蓝花菜、翠蝴蝶、三角菜、三荚菜、桂竹草、蓝花水竹草、淡竹叶 鸭跖草药性: 甘、淡,寒。归肺、胃、小肠经。 鸭跖草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风热感冒,高热不退,咽喉肿痛,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痈肿疔毒。 鸭跖草适应症: 行水,清热,凉血,解毒。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疟疾,鼻衄,尿血,血崩,白带,咽喉肿痛,痈疽疔疮… [详细]
栀子
栀子简介: 别名 黄栀子、山栀、白蟾、木丹 栀子的药性: 苦、寒、无毒。清热泻火药。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齇鼻,白癞、赤癞,疮疡。疗目热赤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栀子的适应人群: 用药禁忌:脾虚便溏者忌服。《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详细]
栀子
栀子简介: 别名 黄栀子、山栀、白蟾、木丹 栀子的药性: 苦、寒、无毒。清热泻火药。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齇鼻,白癞、赤癞,疮疡。疗目热赤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栀子的适应人群: 用药禁忌:脾虚便溏者忌服。《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详细]
夏枯草
夏枯草简介: 此草夏至后即枯,故有此名。 夏枯草的药性: 苦、辛,寒。入肝、胆经。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肝、散结、利尿;夏枯草为清肝火、散郁结的要药,它所主治的大多是肝经的病症。该品配以菊花、决明子,可清肝明目,治目赤肿痛、配以石决明、钩藤,可平降肝阳,治头痛、头晕;配以玄参、贝母、牡蛎等品,可软坚散结,治瘰历结核。 夏枯草的适应症: 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详细]
决明子
决明子简介: 别名 决明,马蹄决明、假绿豆 决明子的药性: 味苦、甘、咸,微寒;入肝、肾、大肠经 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 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清热明目等功效。归肝、肾、大肠经。有减肥之功效。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 决明子的适应症: 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等症状… [详细]
夜明砂
夜明砂简介: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原名天鼠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日华本草"称夜明砂。生药为蝙蝠类动物的干燥粪便。别名蝙蝠屎、天鼠屎 夜明砂的性状特征: 长椭圆形颗粒,两端微尖,长5~7毫米,直径约2毫米。表面粗糙,棕褐色或灰棕色,常有破碎者,呈小颗粒状或粉末状。在放大镜下观察,可见棕色或黄棕色有光泽的昆虫头、眼及小翅。气无,味微苦而辛。 夜明砂的功效和作用: 清热明目,活血消积。用于夜盲症,白内障,角膜云翳。 夜明砂的采制: 全年均可采收,以夏季为宜,采时携带麻袋,到山洞铲取,去其泥土,拣净杂质,晒干即可… [详细]
谷精草
谷精草简介: 别名耳朵刷子、挖耳朵草、珍珠草、鼓槌草、衣钮草、谷精珠[头状花序]、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移星草、鱼眼草、天星草、佛顶珠、灌耳草 谷精草的药性: 辛、甘,平。归肝、肺经。 谷精草的功效与作用: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用于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眼生翳膜,风热头痛,夜盲症等。 谷精草的注意事项: 放木箱内置通风干燥处。本品不宜饮润,宜干切段片… [详细]
密蒙花
密蒙花简介: 别名蒙花、蒙花珠、老蒙花、羊耳朵朵尖、水锦花、黄花醉鱼草、小锦花、黄饭花、疙瘩皮树花、鸡骨头花。 密蒙花的药性: 味甘,性微寒。 归肝,胆经。 密蒙花的功效与作用: 具有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的功效,主要用于目赤翳障。本品甘寒,主入肝经,能清肝火,养肝润燥,而明目退翳。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生翳障等症,常与菊花、木贼等同用;若肝虚有热,目昏干涩,或生翳障者,可与枸杞子、沙苑子、菟丝子等药配伍。 密蒙花的适应症: 主治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详细]
天麻子
天麻子简介: 天麻子又称木通树或通草。五加科灌木或小乔木,原产华南和台湾,是制宣纸的原料。 天麻子的药性: 味甘,性寒。 天麻子的功效与作用: 具有补虚定风,益气固精,补血,黑发,催乳的功效。 天麻子适应症: 主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少气失精,须发早白等症。
青葙子
青葙子的简介: 本品为苋科植物青葙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或摘取果穗,晒干,收集种子,除去杂质。别名:野鸡冠花、狗尾花、狗尾苋。 青葙子的药性: 苦,微寒。 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 清肝,明目,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 青葙子适应症: 为了避免混淆,建议处方使用原植物名称,勿用“草决明”别名。青葙子常于清肝降火,又有扩散瞳孔的作用,故对肝肾不足所致的目疾及瞳孔散大者,不宜应用… [详细]
乌蛇胆
乌蛇胆简介: 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胆。将蛇剖开腹部,找出胆囊,用线扎住胆管上端,然后沿结扎处上方剪断,取出晾干。 乌蛇胆性状特征: 性凉,味苦微甘,无毒。 乌蛇胆功效和作用: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乌蛇胆适应症: 滋补肝肾,强筋健骨去风除湿,舒筋通络、活雪通脉、行气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血虚生风者忌用… [详细]
上一页
1
/7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