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中药大全
解表药
清热药
温里药
活血化瘀药
理气药
消食药
止血药
展开
砂仁
砂仁简介: 又名小豆蔻、缩沙蜜、缩砂仁、阳春砂、春砂仁、蜜砂仁 砂仁的药性: 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芳香性药材。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 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 行气宽中,健胃消食,脾胃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呕逆少食,苔腻;呕吐腹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温中化湿、健胃止呕,开胃、利湿、抗溃疡、过敏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小儿厌食症。 砂仁的适应症: 常用于脾胃湿阻气滞,脘腹胀闷,苔腻;脾胃虚寒,呕吐腹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用于脾虚湿滞,呕逆少食或妊娠恶阻… [详细]
白豆蔻
白豆蔻简介: 为姜科植物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成熟的果实,又名多骨、壳蔻、白蔻、圆豆蔻、扣米、豆蔻 白豆蔻性状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粗大有节,近木质。茎直立,圆柱状,高2~3米。叶2列,无叶柄,叶片线状披针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达23厘米,宽7.5厘米,罕达10厘米,先端狭渐尖,基部狭,边缘近波状。 白豆蔻的功效和作用: 行气,暖胃,消食,宽中。治气滞,食滞,胸闷,腹胀,噫气,噎膈,吐逆,反胃,疟疾。 白豆蔻的用量用法: 3-10克,煎服,后下;散剂2-5克… [详细]
草豆蔻
草豆蔻简介: 为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草果多年生草本,丛生,高达2.5米,又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 草豆蔻性状特征: 辛,温。①《饮膳正要》:味辛,性温,无毒。②《本经逢原》:辛,温,涩,无毒。③《本草从新》:辛,热。草果多年生草本,丛生,高达2.5米。 草豆蔻的功效和作用: 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乱治疟疾,痰饮痞满,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泻痢,食积。 草豆蔻的采集: 10~11月果实开始成熟,变为红褐色而未开裂时采收,晒干或微火烘干… [详细]
草果
草果的简介: 别名 草果仁、草果子、老蔻。 草果的药性: 辛,温,涩,无毒。 草果的功效作用: 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乱治疟疾,痰饮痞满,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泻痢,食积。 草果的相关论述: 《纲目》:草果,与知母同用,治瘴疟寒热,取其一阴一阳无偏胜之害,盖草果治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火也。《本草求真》:草果与草豆蔻,诸书皆载气味相同,功效无别,服之皆能温胃逐寒。然此气味浮散,凡冒巅雾不正瘴疟,服之直入病所而皆有效… [详细]
秋葵
秋葵简介: 亦称黄秋葵、咖啡黄葵,俗名羊角豆、潺茄,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 秋葵药性: 淡,寒。 秋葵功效与作用: 秋葵中富含的锌和硒等微量元素,对增强人体防癌抗癌能力很有帮助。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其中粘性物质,可促进胃肠蠕动,益于助消化,益肠胃。 秋葵适应症: 可治疗咽喉肿痛、小便淋涩、产后乳汁稀少、月经不调,预防糖尿病、预防癌症、保护胃黏膜,青壮年和运动员经常食用,可消除疲劳、迅速恢复体力… [详细]
三金片
三金片简介: 中成药名。为清热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益肾功效。主治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尿急频数;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见上述证候者;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肾虚湿热下注证。 三金片实用病症: 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尿急频数;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见上述证候者;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肾虚湿热下注证。 三金片形状: 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至黑褐色;味酸、涩、微苦。 三金片注意事项: 用药期间请注意肝、肾功能的监测… [详细]
荷叶灰
荷叶灰简介: 又称荷叶灰,煅荷叶,荷叶碳,荷叶灰是一味中药材,主要健脾,减肥,去除痰湿。 荷叶灰的药性: 味苦、性寒 荷叶灰的功效与作用: 健脾、去除痰湿、减肥降脂、清暑利湿。 荷叶灰适应症: 咳嗽痰多、体热汗多、顽固性肥胖。
麦麸
麦麸简介: 麦麸,即麦皮,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主要用途有食用、入药、饲料原料、酿酒等。 麦麸的性味: 性甘,味凉。 麦麸的功效与作用: 预防结肠、直肠癌、乳腺癌,提高食物中的纤维成分。 麦麸适应症: 纤维缺乏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直肠癌、乳腺癌。… [详细]
茯苓
茯苓简介: 别名 茯菟、茯灵、茯蕶、伏苓。 茯苓的药性: 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茯苓的适应症: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食少脘闷,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详细]
薏苡仁
薏苡仁简介: 常用利水渗湿药。别名薏米、米仁、苡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 薏苡仁的性状特征: 薏苡仁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毫米,宽3~6毫米,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一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一条较宽而深的纵沟。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甜。 薏苡仁的功效和作用: 利水渗湿、祛湿除痹、健脾止泻、清热排脓。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脚气、湿痹拘挛、湿温初起以及脾虚泄泻、肺痈、肠痈等证。 薏苡仁的宜忌: 清热利湿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脾约便秘者及孕妇忌用… [详细]
猪苓
猪苓简介: 别名野猪粪、豕零、猳猪屎、豕橐、豨苓、地乌桃、野猪食、猪屎苓、司马彪、猪茯苓。 猪苓的药性: 味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猪苓的功效与作用: 利尿利用:猪苓煎剂,相当于生药0.25-0.5g/kg,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 免疫增强作用:苓多糖能显著增强小鼠T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以及B细胞对LPS的增殖反应; 猪苓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猪苓提取物(主要为猪苓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抑瘤率达50-70%,瘤重抑制率达30%以上。 猪苓的适应症: 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详细]
泽泻
泽泻简介: 泽泻是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植物为多年生沼生草本,属泽泻科。其根状茎较短,基生;又名水泽、如意花。 泽泻的性状特征: 泽泻,多年生沼生植物,高50-100cm。地下有块茎,球形,直径可达4.5cm,外皮褐色,密生多数须根。叶根生;叶柄长达50cm,基部扩延成中鞘状,宽5-20mm;叶片宽椭圆形至卵形,长5-18cm,宽2-10cm。 泽泻的功效和作用: 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 泽泻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 [详细]
冬瓜皮
冬瓜皮简介: 又名白瓜皮、白东瓜皮,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干燥外皮。 冬瓜皮的药性: 甘,凉。归脾、小肠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暑。 冬瓜皮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消肿,消热解渴,暑热口渴。水肿,小便不利,小便短赤,伤暑,水渴,痈疮肿痛;跌仆伤损,损伤腰痛。产妇催乳,高血压、肾脏病、浮肿病,肺脓疡、咳嗽脓痰、肠痈(阑尾炎)、便秘,泄泻;防止皮肤色素沉着,美容养颜,减肥解毒,巨大荨麻疹。 冬瓜皮的鉴别: 果皮为不规则的薄片,内卷筒状,大小不一。外表黄白色至境绿色,光滑或被白粉。内表粗糙,体轻而脆,易折断。气微,味淡… [详细]
玉米须
玉米须简介: 玉米须又名玉麦须,玉蜀黍蕊,棒子毛,禾本科植物。 玉米须的药性: 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无任何副作用。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利尿消肿,肾炎水肿,膀胱炎;平肝利胆,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黄疸型肝炎,急、慢性肝炎;抗过敏,鼻窦炎、荨麻疹和哮喘,风湿痛;减肥,预防习惯性流产、妊娠肿胀、乳汁不畅,乳腺炎;消暑清热,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强心、开胃、止喘;脚气。 玉米须的适应症: 常用于治疗肾炎浮肿;治胆囊炎、脂肪肝、糖尿病;煎水代茶,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均有疗效… [详细]
葫芦
葫芦简介: 属于葫芦科葫芦属的一种植物,它是爬藤植物,其果实也被称为葫芦。 葫芦的性状特征: 新鲜的葫芦皮嫩绿,果肉白色。葫芦各栽培类型藤蔓的长短,叶片、花朵的大小,果实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果有棒状、瓢状、海豚状、壶状等,类型的名称亦视果形而定。 葫芦的功效和作用: 葫芦的果实可以在未成熟的时候收割作为蔬菜食用,也可以在成熟后收割加工为容器或者烟斗。葫芦除了能盛药,本身也可为药。葫芦味甘,性平滑无毒,其蔓、须、叶、花、子、壳均可入药,医治多种疾病。 葫芦的适宜使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免疫力低下、高血糖者… [详细]
香加皮
香加皮简介: 别名北五加皮、羊奶藤、羊桃梢、羊奶子、杠柳皮、臭五加、山五加皮、香五加皮、五加皮。 香加皮的药性: 性温,味辛、苦。归心经、肝经、肾经。 香加皮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湿,强筋骨。本品呈卷筒状或槽状,少数呈不规则的块片状,长3~10cm,直径1~2cm,厚0.2~0.4cm。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松软常呈鳞片状,易剥落。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苦。 香加皮的适应症: 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心悸气短、下肢浮肿… [详细]
枳椇子
枳椇子简介: 别名拐枣、鸡爪梨、万寿果、结肉子、结肉籽、桔扭子、鸡爪树、鸡爪果、鸡脚爪、万字果、梨爪子等,我国大部份省区均有零星分布,野生。 枳椇子的药性: 味甘酸,性平,无毒。 枳椇子的功效与作用: 具有医疗价值,其子可清热利尿,止咳除烦,解酒毒。其皮可活血,舒筋解毒。其果梗可健胃,补血。 枳椇子适应症: 树皮用于治疗腓肠肌痉挛,食积,铁棒锤中毒。其子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果梗健胃补血,蒸熟浸酒,作滋养补血用… [详细]
泽漆
泽漆简介: 双子叶植物大戟科泽漆的干燥全草,又名五朵云、猫眼草、五凤草、灯台草 泽漆的性状特征: 辛、苦,微寒;有毒。归肺、小肠、大肠经。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乳汁对口腔粘膜有刺激作用,如入眼内有失明危险。内服过量引起腹痛、腹泻、呕吐、严重者脱水。 泽漆的功效和作用: 利水消肿,化痰散结,杀虫。用于水肿,肝硬化腹水,细菌性痢疾;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结核性瘘管,神经性皮炎。并可灭蛆、孑孓。 泽漆的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熬膏外涂… [详细]
蝼蛄
蝼蛄的简介: 拉拉蛄、土狗、梧鼠、蝼蝈、螜、天蝼、蟪蛄、蝼窒、蟓蛉、杜狗、蛞蝼、炙鼠、津姑、蝼蜮、硕鼠、蜗蛄、地狗、拉拉古、土狗崽、地牯牛、拉拉狗、拉蛄、蝚、蟪姑、仙姑、石鼠、蛄。 蝼蛄的药性: 咸,寒。有小毒。归膀胱、大肠、小肠经。 蝼蛄的功效作用: 利水消肿。用于水肿、腹水、小便不利等症。 蝼蛄的药用价值: 蝼蛄的药用部分为蝼蛄的干燥成虫。体形较大的若虫也可以入药。当采到或用光诱捕到虫体后,应尽快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备用,但应防发霉虫蛀… [详细]
荠菜
荠菜的简介: 十字花科荠菜属植物荠菜以全草入药。春末夏初采集,晒干。别名:枕头草、粽子菜、三角草、荠荠菜、菱角菜、地菜、上巳菜 荠菜的药性: 甘,平。 荠菜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肾结核尿血,产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肺结核咯血,高血压病,感冒发热,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乳糜尿,肠炎。 荠菜适应症: 荠菜不宜久烧久煮,时间过长会破坏其营养成分,也会使颜色变黄。荠菜可宽肠通便,故便溏者慎食;体质虚寒者不能食用荠菜… [详细]
上一页
15
/4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