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中药大全
解表药
清热药
温里药
活血化瘀药
理气药
消食药
止血药
展开
三棱
三棱的简介: 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冬季至次年春采挖,洗净,削去外皮,晒干。别名:萆根、京三棱、红蒲根、光三棱。 三棱的药性: 辛、苦,平。归肝、脾经。 三棱的功效与作用: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三棱适应症: 用于症瘕痞块,痛经,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三棱与莪术,都具有行气破血之功,但三棱苦平,破血中之气,破血的力量优于破气;莪术辛温,破气中之血,破气的力量大于破血。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 [详细]
水蛭
水蛭的简介: 本品为水蛭科动物蚂蟥、水蛭或柳叶蚂蟥的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或低温干燥。别名蚂蝗、马鳖、肉钻子 水蛭的药性: 咸、苦,平;有小毒。 水蛭的功效与作用: 破血,逐瘀,通经。治蓄血,症瘕,积聚,妇女经闭,干血成痨,跌扑损伤,目亦痛,云翳。 水蛭的药理作用: ①治妇人经水不利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②治妇人腹内有瘀血,月水不利,或断或来,心腹满急③治月经不行,或产后恶露,脐腹作痛④治漏下去血不止⑤治折伤… [详细]
虻虫
虻虫简介: 又称牛蜢,牛虻,牛蚊子,中华虻、白斑虻、灰虻。虻虫对环境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都很强。虻是典型的吸血昆虫,虻成虫口器刺吸式适于吸血,能将牛马骡驴等牲畜的皮肤刺穿,吮吸其血液,有时攻击人类和其他动物。能传播多种人畜疾病。 虻虫药性: 味苦,微咸,性凉,有毒。 虻虫功效与作用: 破血通经;逐瘀消症。药理作用有抗凝;对小肠功能的影响,虻虫水煎剂对小鼠离体回肠运动有明显抑制作用;抗炎;镇痛作用。 虻虫适应症: 主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干血痨;少腹蓄血;症瘕积块;跌打伤痛;痈肿;喉痹。孕妇及无瘀积者禁服… [详细]
斑蝥
斑蝥简介: 别名花斑蝥、花壳虫、斑猫、龙尾、螌蝥、斑蚝、龙蚝、斑菌、晏青、龙苗、羊米虫、老虎斑毛、花斑毛、小豆虫、放屁虫、花罗虫、章瓦、斑毛、班蝥。 斑蝥的药性: 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 斑蝥的功效与作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巨著中称斑蝥性味辛、寒有大毒,有主治寒热、鬼疰盅毒、鼠瘘、疮疽、蚀死肌、破石癃、血积、伤人肌、治疥癣、堕胎、治瘰疬、通利水道、疗淋疾、傅恶疮瘘烂、治疝、解疖毒,治狂犬病等功效。 斑蝥的适应症: 破血消癓,功毒蚀疮,引赤发泡。用于癓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详细]
穿山甲
穿山甲简介: 又名山甲片、甲片 穿山甲药性: 咸,微寒。归肝、胃经。 穿山甲功效与作用: 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用于经闭癓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 穿山甲临床应用: 用于止血。将穿山甲洗净晒干,用植物油炸成黄色(不宜过火),经日晒或自然挥发除去油质,研成细末(越细越干燥效果越好),分装于瓶内,高压灭菌,再入烤箱内干燥即成。用时将出血处沾干,迅速把止血粉均匀地撒在出血部位上(包括动脉出血),轻轻加压包扎。一般能在1-5分钟内完全止血… [详细]
凌霄花
凌霄花的简介: 紫葳、五爪龙、红花倒水莲、倒挂金钟。 凌霄花的药性: 甘、酸,寒。归肝、心包经。 凌霄花的功效作用: 行血去瘀,凉血祛风。用于经闭癓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 凌霄花的主要用途: 花:凉血,化瘀,祛风。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癓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根:活血散瘀,解毒消肿。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脱臼,急性胃肠炎。 凌霄花的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详细]
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简介: 又名禁宫花,剪金花,金盏银台,不母留、王母牛等。 王不留行的药性: 味苦,性平;归肝、胃经;入血分,直而不守。 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治风毒,除风痹内寒,通血脉。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产妇下奶,治风疹,妇人血经不匀及难产;利小便。主治:鼻血不止,大便后下血,刀伤失血,妇女乳少,头风白屑,痈疽诸疮,疔肿初起,头面久疮,去虫止痛。 王不留行药材鉴别: 球形,约2mm。表面黑色,少数红棕色,略有光泽,有细密颗粒状突起,质坚硬,断面灰白色,角质样。无臭,味微涩苦… [详细]
月季花
月季花简介: 别名 月月红,四季花,胜春,斗雪红。 月季花的药性: 味甘、性温,入肝经。 月季花的功效与作用: 月季花是是一味妇科良药。中医认为,月季味甘、性温,入肝经,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之功效。由于月季花的祛瘀、行气、止痛作用明显,故常被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月季花的寓意: 中国十大名花。月季被誉为“花中皇后”。而且有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花香悠远。月季花现已是北京等市的市花。新的考古发现,月季花是华夏先民北方系--相当于传说中的黄帝部族的图腾植物… [详细]
全虫
全虫简介: 中药名,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 。 全虫的药性: 辛,平。 全虫的功效与作用: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全虫适应症: 牙痛难忍 、 小儿胎痫 、 小儿噤风 。
藏红花
藏红花简介: 又名西红花、番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柱头。 藏红花的药性: 藏红花味甘,性平,无毒;归心、肝经。 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胃病,调经,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调,产后恶露不尽,麻疹,发热,黄胆,肝脾肿大,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慢性胆囊炎,活血化瘀,跌打损伤,抗菌消炎,抗肿瘤,镇静,驱风剂,食品调味,上色,染料,补血,补气,改善肤色,美容养颜,抗衰老等。 藏红花适应症: 用于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经闭,血滞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瘀血作痛,麻疹,跌打损伤等… [详细]
枫香脂
枫香脂简介: 别名白胶香、枫脂、白胶、芸香、胶香。 枫香脂药性: 辛、微苦,平。归肺、脾经。本品呈不规则块状,或呈类圆形颗粒状,大小不等,直径多在0.5-1cm之间,少数可达3cm。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半透明或不透明。质脆易碎,破碎面具玻璃样光泽。气清香,燃烧时香气更浓,味淡。 枫香脂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解毒止痛;止血;生肌。主痈疽;疮疹;瘰疬;齿痛;痹痛;瘫痪;吐血;衄血;咯血;外伤出血;皮肤皲裂 枫香脂适应症: 活血止痛,解毒,生肌,凉血。用于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吐血,衄血,外伤出血。孕妇禁服… [详细]
慈菇
慈菇简介: 多年生草本植物。 慈菇的药性: 味甘,性寒。 慈菇的功效与作用: 主治诸多疮肿,小儿丹毒,产后血瘀。 慈菇适应症: 适宜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脚气病、神经炎患者等。… [详细]
茺蔚子
茺蔚子简介 :茺蔚子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果实。 茺蔚子的性味 :味甘;辛;性微寒;上毒。 茺蔚子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调经;清肝明目。 茺蔚子适应症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肝热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七厘散
卷柏
卷柏简介: 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既可观赏,又可药用,全草有止血、收敛的效能。 卷柏的药性: 性平,味辛。 卷柏的功效与作用: 消炎止血、美容、强阴益精。 卷柏适应症: 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镇心,除面皯,头风,暖水脏。… [详细]
桂花
天山雪菊简介: 桂花,又名岩桂,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激素等营养成分。 天山雪菊的性味: 味辛,性温 天山雪菊的功效与作用: 止咳化痰、养生润肺、活血、美容养颜、缓解胃部不适。 天山雪菊适应症: 口臭、便秘、视觉不明、荨麻疹、肠胃不适、口腔炎、牙周炎
胆南星
胆南星简介: 胆南星是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 胆南星的药性: 味苦、微辛,性凉。 胆南星的功效与作用: 有清火化痰,镇惊定痼、解风痰热滞的功效。 胆南星适应症: 适用于中风痰迷,惊风癫痫,痰火喘嗽,头风眩晕等症。
瓜蒌皮
瓜蒌皮简介: 栝楼皮,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栝楼及中华栝楼的果皮。 瓜蒌皮的药性: 味甘、微苦,性寒。 瓜蒌皮的功效与作用: 清肺化痰,利气宽胸散结。 瓜蒌皮适应症: 常用于肺热咳嗽,胸胁痞痛,咽喉肿痛,乳癖乳痈。… [详细]
瓜蒌子
瓜蒌子简介: 瓜蒌子又称栝楼子,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栝楼及中华栝楼的种子。 瓜蒌子的药性: 味甘、微苦,性寒。 瓜蒌子的功效与作用: 具有清肺化痰,清火止渴,滑肠通便之功效。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癌等作用。 瓜蒌子适应症: 适用于痰热咳嗽,肺虚燥咳,肠燥便秘,痈疮肿毒,腰腿疼痛等症。
杏仁
杏仁简介: 分为甜(南)杏仁和苦(北)杏仁。 杏仁药性: 甘苦,必须用清水浸泡3天才能去除苦味,苦杏仁有微毒性,归肺,脾,大肠经。 杏仁功效与作用: 南杏仁味道微甜、细腻,多用于食用,具有润肺、止咳、滑肠等功效,北杏仁带苦味,多作药用,具有润肺、平喘的功效。 杏仁适应症: 南杏仁偏于滋润,对干咳无痰、肺虚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北杏仁善于降肺气平喘,对于因伤风感冒引起的多痰、咳嗽、气喘等症状疗效显著,婴儿慎用… [详细]
上一页
24
/4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