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的化学治疗对于多数HIV患者而言,他们的免疫系统不足以抵抗HIV,每天体内约有10 9 ~10 10 个新的病毒颗粒被复制出来,爱滋病治疗疫苗而抗艾滋病药物则可以干扰病毒的生活周期,抑制病毒的复制,为远期康复提供机会。目前抗艾滋病药物主要是HIV抑制剂,但是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抑制剂往往会产生耐药性而导致治疗失败。现在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由何大一教授首创的联合疗法(combination theraˉ py,俗称“鸡尾酒疗法”),即联合使用2种逆转录酶抑制剂和1种蛋白酶抑制剂进行三重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病毒携带分析来监测HIV病毒水平,可在半年内将血浆中HIV RNA拷贝数降至500/ml以下,机会性感染发病率下降50%~70%,延长HIV感染者的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患者的寿命可达3年以上。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下属戴尔-贝蒂·邦珀斯疫苗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将一种新型的抗艾滋病亚种病毒疫苗投入临床试验。这种新疫苗是基于多个亚种病毒而设计的,它包含了从A、B、C3种艾滋病亚种病毒菌株中提取出的多个基因,是迄今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多基因、多亚种艾滋病病毒疫苗 。另外,法国巴黎第五大学华裔学者卢威教授率先提出所谓“治疗疫苗”的抑制艾滋病毒新思路,在我国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卢耀增、吴小闲教授等的积极协助下,已在中华短尾猴身上进行实验,并取得明显效果(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英国《自然·医学》月刊2003年第1期上)。艾滋病患者最主要的问题是免疫功能的丧失,“只要找到一种能够有效触发并恢复其自身免疫能力的方法,病情应该可以得到控制。”卢耀增教授接受采访时介绍,他们用患病猴的自体细胞做成疫苗,然后回注到其体内,通过治疗具有免疫功能的“树突状细胞”,爱滋病治疗疫苗以刺激其自身的免疫反应,达到阻止病情恶化的目的。实验结果令人鼓舞,通过实验前后对14只严重感染猴艾滋病病毒的短尾猴进行检测,发现其血液中的病毒水平下降了99%,而免疫细胞则增加了6倍。国际科学界也对这项研究寄予厚望,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布鲁斯·沃克博士预言:“如果这一疗效能在其他灵长类动物身上得到验证,特别是能够适用于人体的话,有可能成为对付艾滋病病毒的一种新方法” 。
(1)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2)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和合成寡肽疫苗;(3)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和病毒样颗粒疫苗;(4)DNA疫苗。1995年美国FDA批准治疗性HIV DNA疫苗作为世界首例DNA疫苗进入人体Ⅰ、Ⅱ期临床试验,随后又批准在健康人体中进行预防性HIV DNA疫苗的爱滋病治疗疫苗Ⅰ期临床试验。裸露的质粒DNA被注入机体后,可以进入细胞并持续表达外源蛋白抗原,从而有效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但安全性是DNA疫苗存在的主要问题。
HIV疫苗主要包括:
由于目前尚无治愈艾滋病的方法,而HIV又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全世界蔓延,因此对HIV疫苗的需求就愈发迫切。在过去的20多年里,尽管人类社会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金钱,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已有几种疫苗在巴西和泰国等地进行了小范围的临床试验,但所有这些疫苗尚未取得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