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性关节炎是因血友病患者关节腔的频繁出血导致软骨的退行性变和滑膜的炎症,关节出现纤维化损害,引起关节挛缩、关节变形、关节炎,并依次导致肌肉萎缩,运动受限、骨质疏松等疾病。那么,血友病性关节炎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康网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血友病性关节炎的症状
血友病性关节炎一般会发生在刚会走路的幼儿身上,一般刚开始发生关节内出血,4或5岁时关节出血呈反复发作。根据关节血肿的临床进程,可分为三期:
血友病甲和乙型的临床表现相同,主要表现为关节和肌肉部位的出血,二者之比约为5∶1。患者一般在学会行走时开始发生关节内出血,4或5岁时关节出血呈反复发作。体内各个关节均可发生出血,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关节依次是膝关节、肘关节和踝关节,可能是这些铰链关节比髋关节和肩关节抗旋转应力的能力差。出血前往往有创伤或较多活动,关节出血早期表现为局部疼痛性肿胀,根据关节血肿的临床进程,可分为三期:
1.急性关节炎期 关节出血早期,因新鲜出血,使局部发红、肿胀、热感,伴活动受限。检查关节局部出现波动感或浮髌征阳性。出血如停止,则积血在术日内逐渐吸收,关节症状消失,可不留痕迹,关节功能恢复。
2.慢性关节炎期 由于关节腔内反复出血,新旧血液交杂,造成关节持续性肿胀,临床表现时轻时重,迁延不断,多则数月或数年。也可因关节血肿压迫或废用型肌萎缩,致使关节临近骨质缺血、退变和疏松。
3.关节畸形期 由于出血时间长,陈旧性关节积血、血块机化、滑膜逐渐增厚并使关节软骨破坏、骨质受损,以至关节僵硬、强直及畸形。最后也可能成为骨性愈合,造成永久性残疾。
少数患者在关节穿刺或手术后,关节出血继发细菌感染,好发于单侧膝关节,常伴局部疼痛,肿胀明显及发热。大约3%的血友病患者在病程中出现感染性关节炎。故对高热持续不退、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及经治疗后出血症状改善,而关节症状加重者要考虑感染性关节炎的可能。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及噬血流感菌。
血友病除关节血肿外,还可在此基础上或单独发生血友病假肿瘤,其特点表现为骨质囊性破坏性缺损,这是本病在骨骼上一种继发改变。
扩展阅读:血友病性关节炎的诊治
一、急性关节内出血治疗:早期发病关节内积血,未确诊前行关节穿刺可以缓解疼痛,并需关节加压包扎与石膏固定,上述方法因未补充缺乏的因子容易复发。而一旦确诊并查明缺乏何种因子,应及时补充缺乏的因子,目前可供补充的制剂有下列几种:新鲜全血、新鲜冻血浆、冷沉淀、第8因子浓缩剂等,需酌情应用。穿刺后应连用数天上述制剂,并加压包扎,如无出血复发,方可允许开始锻炼。
二、亚急性关节内出血治疗:亚急性关节内出血系反复关节内出血,必须补充缺失的因子,维持6—8周。在这个阶段内,鼓励关节活动,锻炼股四头肌,如有膝关节屈曲挛缩,亦可以在给药时期内施行各种牵引方法或管型石膏以矫正畸形。
三、慢性阶段为重度骨关节炎与关节畸形,为控制血友病慢性、反复关节内出血,可以考虑施行手术治疗,滑膜切除术最为常用,其次是关节置换术,手术前先补充缺乏的因子至正常水平,手术后还需要巩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