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的诊断:
X线食道钡透及摄片,是食管癌定位诊断的重要方法。食管拉网检查可取脱落细胞及活检作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方法。
食道肿瘤的治疗:
在消化道肿瘤中,食道癌的预后较差。在临床上所见到的食道癌患者多属中晚期,在确定诊断后,未经治疗者平均生存期为四个月。
食道癌患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消除或缓解食道梗阻,在此基础上争取尽量抑制肿瘤的扩散和转移,争取带瘤长期生存。
目前对食管癌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其次还包括抗癌的化学药物的治疗、放射治疗、内镜下治疗、生物治疗等。其最终的治疗效果取决于上述治疗方法的合理综合运用。其规范的综合治疗方案为: 0 期,病变范围限于粘膜,无转移; Ⅰ 期,病变长度< 3cm ,侵及粘膜下层,无转移; Ⅱ 期,病变长度 3 ~ 5cm ,侵及肌层,无转移者,身体条件好的患者可考虑采用手术治疗;中医宜根据辨证予以中药治疗。 Ⅲ 期,病变长度> 5cm ,侵及肌层及外层,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可予放射治疗及中医辨证论治。 Ⅳ 期,病变长度> 5cm ,明显外侵,伴转移者,可以化学治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为主。中西医综合治疗食管癌是我国肿瘤研究的成就,从辨证论治出发,调整机体功能,改善症状,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综合了整体与局部结合的观点,把扶正祛邪、攻与补相结合,取长补短,提高了临床疗效。
早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良好,但早期病例多是在对食道癌高危人群的普查中获得的,在实际治疗中很少见到早期病例。对中晚期病例,若治疗得当,也可向好的方面转化。
传统的食道癌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患者选择最多最直接的,但是手术治疗的适应人群太少。
放射治疗 食道癌放射治疗包括根治性和姑息性两大类。颈段和上胸段食道癌手术的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而放疗损伤小,疗效优于手术,应以放疗为首选。凡患者全身状况尚可、能进半流质或顺利进流质饮食、胸段食道癌而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气管侵犯、无食管穿孔和出血征象、病灶长度<7~8cm而无内科禁忌证者,均可作根治性放疗。其他病人则可进行旨在缓解食管梗阻、改善进食困难、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姑息性放疗,当时对患者的伤害是很大。
药物治疗
1.化学药物治疗 食道癌的细胞增生周期约7天,较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周期稍长。理论计算其倍增时间约10天,故其增生细胞较少,而非增生细胞较多。因此目前虽应用于本病的化学药物较多,但确有疗效者不多。最常用的药物有博来霉素(BLM)、丝裂霉素C(MMC)、阿霉素(ADM)、5-氟尿嘧啶(5-Fu)、甲氨喋呤(MTX)、环已亚硝脲(CCNU)、丙咪腙(MGAG)、长春花碱酰胺(VDS)、鬼臼乙叉甙(VP-16),以及顺氯氨铂(DDP),单一药物化疗的缓解率在15%~20%,缓解期为1~4个月。联合化疗多数采用以DDP和BLM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有效率多数超过30%,缓解期6个月左右。联合化疗不仅用于中晚期食道癌,也用于与手术和放疗的综合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联合化疗方案有DDP-BLM、BLM-ADM、DDP-VDS-BML以及DDP-ADM-5-Fu等。临床观察,DDP、5-Fu和BLM等化疗药物具有放射增敏作用,近10年来将此类化疗药物作为增敏剂与放疗联合应用治疗食道癌,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对癌症患者有与很大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