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张是用苏州市卫生局、苏州市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大力倡导争取使用安全套,积极预防艾滋病”的牡丹邮资加印片制作的,片的主题、图案都与邮票的主题非常吻合,图案也一致。邮戳则选用了北京预防艾滋病机构所在地邮局的普通日戳。
2003年12月1日,我国发行了《世界艾滋病日》纪念邮票1套1枚。这枚邮票的图案采用的是防治艾滋病标志红丝带。有红丝带或以红丝带为图案的明信片并不多见。在邮票发行之前,我收到香港邮友赠送的香港的“预防艾滋病 请用心去做”的主题广告明信片,其图案就是用红丝带编织的心和防治艾滋病标志,与《世界艾滋病日》邮票的图案基本相同,我用其贴上邮票,寄到北京请北京邮友销中国集邮总公司的纪念邮戳,制成了这枚片、票、戳上都有“红丝带”,图案高度一致,不可多得的佳片!不久,又与邮友交换到3枚。其中一枚是用2001年北京有张公益宣传卡(即广告明信片)制作的极限片,其图案是残了一个手指的手托着一个“红丝带”,制成的极限片也很好! 在制作时这枚极限片,我有意将邮票贴在左上角,留出了右上角的“预防艾滋病”中英文宣传文字、留出了左下角的明信片印制时间“01/12/00”,使人对明信片的主题一目了然。还有一枚是用随意卡公司出版的免费广告明信片制作的,画面是预防艾滋病宣传员濮存昕正在做宣传的照片,他胸前配戴着红丝带,背景是大大的防治艾滋病标志红丝带,邮票贴在左下角,邮戳盖在邮票的上方,是本片的最佳组合了!
上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美国的一些艺术家们就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在第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红丝带被定为防治艾滋病的标志。
为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更有效地唤醒人们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自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的恶性蔓延已经改变了一些国家的人口构成。受艾滋病影响最严重的是儿童和青年,20多年来,在艾滋病最猖獗的7个非洲国家里,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增长了20%至40%。艾滋病还使受害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大为下降。
艾滋病的英文全称是"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即“获得性免疫系统缺乏综合症”,简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A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