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在被家人“重点保护”的同时,自己也备加小心,生怕胎儿受到丝毫的伤害。很多孕妇会特别注意腹部的保暖,为避免受寒会在肚子上捂个热水袋。为了孕妇和宝宝的健康,孕期生活的各方各面都要特别的小心和注意,下面就随康网小编一起看看孕妇能不能用热水袋吧。
孕妇能不能用热水袋
孕妇在被家人“重点保护”的同时,自己也备加小心,生怕胎儿受到丝毫的伤害。很多孕妇会特别注意腹部的保暖,为避免受寒会在肚子上捂个热水袋。但是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已经证实,胎儿在前3个月对高温极为敏感,高温甚至有可能造成胎儿发育畸形或者流产。需要指出的是,高温并不见得对所有的胎儿都会有不良影响,但能造成不良影响的确实占有一定的比例。
孕妇取暖要注意什么?
别让暖气伤了自己的健康
集中供暖最让人头疼的一点,就在于温度不能自主调节。人们体质各自不同,对温度的需求也大相径庭。有的人喜欢凉快些,有的人则偏好身体能微微出汗的状态。
其实,温度偏低一些,反而对健康更有利。有研究证明,热带地区的人寿命短,而寒带地区的人寿命相对更长。冬季室内温度控制在23—26摄氏度,且尽量靠近下限,是比较合适的。所以建议每个家庭可以买个温度计,便于控制室内温度。
此外,一到冬天,很多人家里都紧闭窗户,怕冷气进来,热气散发出去,降低室内温度。而集中供暖温度不能自主调节,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也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建议每天都要给房间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最好的通风时间是在上午10点到下午三四点之间。清晨空气污染较严重,不建议打开窗户。通风时还要观察有没有雾霾,若是能见度低,就先别开窗,以免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为了好通风,建议装修时安装能打开上缘的窗户。这样开窗时能避免冷风直吹到人身上,减少感冒,也能防止雨雪打入屋子。若家里房间较多,可以逐个房间通风,能保证居室的整体温度。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南北通透的房子通风效果较好,高层建筑效果较差,通风时间应相对延长。
孕妇、孩子少用电热毯
电热毯的电磁辐射量较高,孕妇、儿童最好谨慎使用。电热毯不适合铺在软床垫上,否则电热丝容易受到抻拉,易断裂、漏电。电热毯适合在睡前开启,睡觉时一定要关掉。如孩子有尿床习惯或老人大小便不能自理,也最好不要用。
拓展阅读:热水袋的保健功能
冬天是热水袋大显身手的时候,但只用热水袋作为单纯的取暖设备的话,就有点大材小用了。其实,它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医疗保健用途。
促进伤口愈合:张阿姨三天前切菜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指,因为天冷,伤口一直愈合不好,她就用热水袋 灌上温水放在手上热敷,刚开始只觉得热乎乎的挺舒服,连续敷了几天,伤口竟完全愈合了。
究其原因,是因为温热可刺激组织再生且有减轻疼痛和加强组织营养的作用,当温热作用于体表的创口时,大量浆液性渗出物增多,能协助清除病理产物;热可使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有利于组织代谢产物的排出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抑制炎症的发展,促进其愈合。
缓解疼痛:今年65岁的汪奶奶,前些天因气温骤降,膝关节疼痛的老毛病又犯了,她正在为疼痛困惑时,无意中拿热水袋放在膝盖上热敷,疼痛很快就得到了缓解。其实热敷不光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对腰痛、坐骨神经痛、痛经(均属寒证),将热水袋放在局部疼痛处,每次20分钟,每天1~2次,也可明显缓解疼痛;对扭、挫伤引起的皮下血肿,于受伤24小时后,用热水袋热敷,可以促进皮下淤血吸收。
敷背止咳:马老先生一到冬季稍受风寒,就咳嗽不止。后在医师指导下,用热水袋灌满热水,外用薄毛巾包好,敷于背部驱寒,能够很快止住咳嗽。热敷背部,可使上呼吸道、气管、肺等部位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以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并有止咳作用。此法对伤风感冒早期出现的咳嗽尤其灵验。
催眠:小李睡不着觉,医生告诉他,睡觉时把热水袋放在后颈部,会感到温和舒适,先双手发热,慢慢脚部也感觉温暖,就可起到催眠作用,此法还适合治疗颈椎病、肩周炎。 此外,在乳腺炎初起时,把热水袋放在局部疼痛处,每天2次,每次20分钟,能活血化瘀;静脉输液不通畅,用热水袋热敷,即可通畅;长期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和针剂,肌肉注射局部易生硬结并伴疼痛红肿,用热水袋热敷患处,能促使药液吸收,预防或消除硬结块。
热水带上的突出部分可以起到较小于人体接触面积,以降低热水袋的放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