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运会闭幕了,方方面面都在总结、盘点。借用国家体育总局负责人的话说,十运会是组织严密、运动成绩较上届有较大提高的体育盛会。单就竞技成绩而言,各省市、各代表团肯定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仅参赛运动员就达9922人,如此超大规模的大赛,而且四年才举办一届,各路好手肯定会拼尽全力,成绩突飞猛进,个别项目频放“卫星”也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金牌的背后往往是数不尽的荣誉和高额的奖金。就目前我们国家的状况特别是体育发展的需要而言,全运会还是有着相当的意义,十运会也应当说是一届成功的、比较圆满的全运会。
从事体育报道10年了,我对体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更新。体育二字如何理解?我以为就其内涵来说应当包括两大块,即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必须承认,这几十年来,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有了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变化,奥运会上的表现就是最好的佐证。竞技水平提升,国际大赛上摘金夺银绝对是好事,起码可以扬国威、振民心,为此而加大投入也是完全必要的。
遗憾的是,相对之下,我们对体育的另一半———大众体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就远远不够了。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体育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能、工作重心还是在竞技体育方面。在体育院校里,竞技体育按项目划分大多能设科设系,我还没有听说有哪一个院校设立了大众体育系。有关研究更是几乎一片空白。说得重一些,中国体育目前还处于重竞技的瘸脚状态。
竞技体育其实是精英体育,是少数人的体育。大众体育则是普通人的体育。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各为依托的。前者是塔尖、是表率,能对后者起到鼓舞、示范、引领的作用。罗纳尔多、齐达内看得多了,我们便不禁脚痒,上场踢几脚臭球。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保证,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咱们打球的人太多了。目前,我们似乎有二者分离的倾向。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体育大国、强国,竞技体育往往是开路先锋,但仅有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在欧美一些国家里,大半国民都有长期参加锻炼的习惯,不少人甚至运动成瘾,运动健身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而在我们这里,吃喝、恋爱、挣钱才是第一位的,运动则是可有可无的。时间长了,身体素质下降,有的中学一个班里半数以上同学跑不下来800米。此景堪忧。
事实往往是残酷的,当疾病找上门来时,你也许才会醒悟平时锻炼的缺乏。这几年,参加运动的人似乎多了一些,有关方面的重视程度也大了一些,全民健身纲要以及一些设施的出台、设立都是可喜的,但与竞技体育相比,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十运会是竞技体育的盛会,三年后的北京奥运会更是中国体育乃至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必须予以极高的重视。与此同时,大众体育、全民健身也应摆到其应有的高度和地位。中国体育只有两条腿走路才能真正健步如飞,体育的精神才能得到真正的认识与理解。也只有到那时我们才能高声宣布: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体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