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作死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或在网络上,经常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词,那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作死吧。
什么是作死:
自寻死路;找死。多用于形容不知轻重,不顾危险。来自吴语,黑龙江省一带的方言,特别是在上海那些没事找事最后闯祸的人称他的这种行为叫作死。也流行于流行于江苏北部、山东、河南等,在江淮方言和通泰方言中念za si。东北话中作死的“作”一般读二声,多用于疑问句。广东北部客家地区也有“作死”一词,除有找死、不知轻重等意思,还有惹人嫌(“得人恼”)之意。80年代至90年代经常出现在香港电影。广府地区经常使用。
拼音
zuò sǐ
方言读音
zoh sǐ(吴语大部,“作”为阴入)、zoh xǐ(吴语局部)
zuo sǐ(江淮官话南京小片)、zā sǐ (江淮官话通泰片方言)、zae sǐ洪巢片:(扬州,盐城,宿迁,淮安等地)
zuó sǐ(东北官话)
zuō sǐ、zuǒ sǐ、zuó sì、zuō cǐ、zuò sí、zuǒ sí、
基本解释
[seek death] 找死;自寻死路。
自寻死路;找死。多用于形容不知轻重,不顾危险。
近义词
自尽 、自戕、 自杀、 寻死
扩展阅读:作死的出处
《陈州粜米》第一折:“你这个虎剌孩作死也。你的银子又少,怎敢骂我?”
《水浒传》第二七回:“那妇人(孙二娘)笑着寻思道:‘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不是我来寻你。我且先对付那厮!’”
《西游记》第三五回:“行者骂道:‘你这伙作死的毛团,不识你 孙外公 的手段!’”
《红楼梦》第十一回:“ 凤姐儿听了,哼了一声,说道:‘这畜生合该作死,看他来了怎么样!’”
《红楼梦》第七二回:“﹝ 鸳鸯 ﹞因点头道:‘你也是自家要作死哟!我作什么管你这些事坏你的名儿,我白去献勤儿?’”
粤北客家地区也有“作死”一词,除有找死、不知轻重等意思,还有惹人嫌(“得人恼”)之意。例如:你怎么这么作死?(即你怎么这么讨厌,多用于朋友间开玩笑)或那个人好作死(即那个人好讨厌,一般用于评价第三方,非玩笑)。
“作死”吴语中又称“作孽”,意思是很会找事,惹麻烦,害己连累旁人一起受苦。一般用来表示抱怨。例如:母亲在责骂接连犯错的孩子时会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烦,作都作死了。”又如:这雨怎么下个没完没了,作死了。
在闽南语系中,电视荧幕上经常出现“作死”的用法,比如:儿子好赌,嗜赌成性借高利贷,伤心的母亲就会说你这系作死;男主角爱上黑社会老大的女儿,朋友就会损他这是“作死”的节奏。“不作死就不会死”在闽南语系里,意为:不做出格的事情就不会死。(一般是说有危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