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的升温,很多人会觉得很疲乏,所谓“春困秋乏”。其实春困是人体生理机能随自然季节变化而发生相应调节的一种生理现象。春天,气温适中,皮肤和微细管处于舒张的状态,体表血液供应量增加,流入大脑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于是出现昏昏欲睡的“春困”现象。虽然春困不是病态,但不利于人的身体及精神状态健康协调,怎样才能舒缓呢和预防春困呢?
大多数春困是正常现象
很多人总是不把春季老想睡觉这种小毛病放在心上,认为这是春天的正常表现。专家指出,大多数情况下春季犯困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还有些时候却是一些危险疾病的征兆。
为何会春季老犯困?在冬天,由于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全身的皮肤毛细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流量减少,以减少血液流经体表时的热量散失,对维持机体的正常体温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体表的血流量减少,流往内脏的血量就相对增多;春季气温上升,皮肤血管渐渐扩张,血流量大大增加,汗腺和毛孔也随之开放。
春季人体的总血量是稳定的,所以给大脑和内脏的供给的血液就会减少,而大脑度过了一整个冬季,突然一下子这样没有反应过来,大脑皮层受到了严重的抑制。
此时人体内的总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所以供给内脏包括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
而且春季温暖的气候和较高的湿度对人体的大脑皮层产生一种良好的镇静和催眠作用,使人容易感到困倦和产生睡意。